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试析知性与鉴赏判断的关联

发布时间:2017-10-27 12:03

  本文关键词:试析知性与鉴赏判断的关联


  更多相关文章: 知性 鉴赏判断 反思判断力 想象力


【摘要】: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一卷中主要探讨了"反思判断力",从表面上看,鉴赏判断与概念是格格不入的,但鉴赏判断却与知性存在必要的关联:当主体进行鉴赏判断时,对于那些特殊的、偶然的经验规律而言,知性有某种必然的意图想去统摄,然而却无力统摄,因此知性必须借助反思判断力去完成这个任务。想象力作为一种先天直观的能力把杂多的东西复合起来,知性则具有对判断及它的表象进行规定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凭借概念去完成,而是"鼓动"反思判断力去设定一个先天的原则将那些特殊、偶然的经验设想为合目的性的,这种先天的合目的性使得自然与我们认识能力契合一致,从而让想象力和知性协和运作,同时也发出普遍可传达的愉悦的情感。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知性 鉴赏判断 反思判断力 想象力
【分类号】:B83-09
【正文快照】: 在《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论”一卷中,康德通过分析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一,“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面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1]45;其二,“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1]53;其三,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刘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张晓敏;;论“无用之用”的现代美学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陈育德;;生态美学与“美的规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刘海龙;;传播游戏理论再思考[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7 王新龙;;国际安全合作:一种安全哲学视角的解读[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8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尚文华;傅永军;;对道德情感的哲学分析[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孙晓霞;;从“海景”到“菜园”的视角迁移——关于当代乡村艺术活动的理论构想[A];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立军;艺术的公共领域与一个现代文本的解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莹莹;侗族风雨桥的生态审美意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石磊;个人数字产品设计的模糊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罗秀华;论雕塑艺术的道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正兵;;关于反思判断力的反思[J];学习与探索;2006年04期

2 刘漫;;理性与反思判断力在科学中的作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与《判断力批判》的一项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3 伍世文;;文化的离散性与文化和解[J];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4 毛安翼;黄旺;;论康德反思判断力的现代解释学内涵[J];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04期

5 刘永健;;论“文化”因素下的设计表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罗秋立;;康德的反思判断力与新生态境域的开启——对生态学责难康德人本主义哲学的一种批判[J];道德与文明;2012年01期

7 赵西洋;;康德判断力赋予情感的规则[J];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08期

8 郭磊;;被遮蔽的哲学家——论艾略特的反思性诗学[J];英语研究;2011年02期

9 郭磊;李婕昕;;被遮蔽的哲学家——论艾略特的反思性诗学[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10 胡友峰;;论康德的“判断力难题”及其解决方式[J];兰州学刊;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佰志;康德形而上学的目的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0年

2 姚修杰;康德自由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耿海英;论“美是道德的象征”[D];安徽大学;2006年

2 田伟松;康德自然目的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03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03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b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