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学”的流行与美学何为
本文关键词:“新美学”的流行与美学何为 出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出场机缘的"新美学"在当下中国语境的变体"日常生活审美化",充当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守夜人,表征了经典美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下坠和乏力。"新美学"只是做了时代的注脚,未能真正切中时代本质和担当起本有的历史使命。美学须在对历史的眷注中汲取力量,寻求"说话"机缘。
[Abstract]:The new aesthetics , which has its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appearance , is "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hina . It serves as the night - keeper of consumerist ideology .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all and weakness of classical aesthetics in the age of mass culture .
【作者单位】: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当今时代无论被命名为技术时代抑或大众文化时代,都意在凸显某种难以言说的景观,这是一个为吸引“眼球”而假借广告媒介致使审美幻象泛滥的矫情时代。追求快节奏动感生活和速度的现代都市人已被各种“视像”和“符号”包围,为各种审美时尚、审美风格和审美趣味吸引,大量“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敏;大众文化时代的身体话语批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05期
2 李雄燕;;消费主义语境下的道教生命美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3 朱忠元;审美教育:恢复人性完整建构和谐人格的一项社会工程[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4期
4 舒开智;;当前我国审美文化建设面临的三大冲击[J];中州学刊;2010年01期
5 范玉刚;;“新美学”的流行与美学何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杨健平;;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接受模式的转换[J];学术交流;2011年05期
7 龚举善;王宇;;当下文化的多元建构与对话空间——兼论“对话”视野下中国审美文化的现代提升[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施立峻;;审美批评的限度与可能——从批判理论看当代审美批评的建构[J];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6期
9 梁海钢;浅谈大众文化的兴起对经典美学的挑战[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马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美学[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振宇;大众文化视域下的审美疲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勤;走向生态审美[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3 申姣姣;图像时代审美真实性的反思[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91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9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