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学术品格与理论贡献

发布时间:2018-01-07 13:02

  本文关键词: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学术品格与理论贡献 出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刘纲纪 实践本体论美学 学术品格 理论贡献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刘纲纪以"实践本体"为哲学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美学问题域,形成了一个层层推衍又互为支撑的立体网络思想体系。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迥然有别于中国其他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理论,具有严整精审的体系性、与时俱进的开放性、溯根寻源的历时性、弥纶群言的容涵性等学术品格。实践本体论美学把美学建立在实践本体上,为中国的哲学和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更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科学地解释审美现象、深入地解决美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等问题指出了一条可行路径,为实践论美学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aesthetics, Liu Gangji constructed a complete field of aesthetic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Noumenon" a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logical starting point. Liu's practical ontology aesthetic thought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theory of other Chinese Marxist aestheticians, and it has the systematic character of careful examination. The opening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the diachronic nature of tracing back to the root, the tolerance of the Noumenon and so on. The practical ontology aesthetics establishes aesthetics on the practical ontology,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Chinese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 research. It also points out a feasible way to explain the aesthetic phenomenon scientifically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beauty and social reality. It opens up a wide theoretical spa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实践论美学的确立和发展壮大是其最大的成果。以李泽厚、蒋孔阳、刘纲纪、周来祥等为前期代表的实践美学家们用自己的思想智慧所建构的宏大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苏联马克思主义美学一起,在世界视阈里组成了一道亮丽的理论风景线。但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阎国忠;实践美学的经典文本——评刘纲纪的美学思想[J];文艺研究;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梦;;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倪春洪;;浅析真实与虚拟的镜头内外[J];电影文学;2011年04期

3 江柳;对书法生命意象的阐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章瑾;;设计艺术中的意象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1期

5 孙福林;;庄子的艺术精神在中国画中的体现[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12期

6 何平;;中国园林的空间结构及其美学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石长平;;实践美学是终结了还是发展了——兼与马驰先生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刘继平;;辩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兼与章辉教授等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陈永虎;;论临摹大师素描的重要性[J];魅力中国;2009年28期

10 石长平;;在融摄超越中卓异——论刘纲纪美学的整体实践观[J];云梦学刊;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沈军;拟真语境下超真实与超绘画互动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2 郑继猛;宋代都市笔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莹;上海抽象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建芳;苏轼与《周易》[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石长平;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文芳;民国美术批评论纲[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立红;POP字体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覃利智;气韵的节奏内涵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4 单小品;真善美——探索陶艺的人文精神[D];青岛大学;2010年

5 肖忠榜;技术进步与艺术退化[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6 杨婧;多元一体的设计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马婷;河南淮滨彩绘泥塑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孙兰欣;情感思维理论及其意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丽;宋元山水画审美趣味之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蕾蕾;中国山水画时空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纲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与阐释的三种基本形态[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1年0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长平;;在融摄超越中卓异——论刘纲纪美学的整体实践观[J];云梦学刊;2010年01期

2 ;从曹操墓到学术品格[J];国学;2010年03期

3 童之伟;;变革时代中国法学圈中的悲情英雄——张光博先生逝世两周年祭[J];法学评论;2010年02期

4 施江斌;;本体论研究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美学、文艺学本体论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3期

5 石长平;;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建构的历史语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石长平;;弥纶群言 融摄超越——论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石长平;;实践本体论美学的理论形态和体系结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刁生虎;;论钱钟书的学术个性[J];学术探索;2010年03期

9 石长平;;实践本体论美学的艺术类型学理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曾永成;艾莲;;论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哲学失误和美学成果[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继峰;;列宁晚年“三位一体”的权力制约思想与实践[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詹真荣;刘阳;;论刘少奇的社会建设思想[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健敏;高日光;;组织留人还是主管留人?[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谭宁;;刊首语[A];第11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5 孙健敏;王碧英;;公仆型领导与员工绩效的关系[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向燕南;;王世贞的史学批评及其理论贡献[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刘理想;王愿;;试论《易筋经》对中医养生学的理论贡献[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古风;;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曾德华;;社会现实:来自奥尔曼的观点[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10 廖列法;王刊良;;基于理论构建的计算机仿真框架、步骤及检验方法研究[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干春松;李瑞环“和”的思想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N];科学时报;2010年

2 常芳 中南民族大学;东西互补引导美学未来走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常芳 中南民族大学;东西互补引导美学未来走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陈鲁民;达尔文的学术品格[N];河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黄景莉;从改革实践中总结经验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6 陶传友邋窦爱兰;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N];解放军报;2008年

7 民革上海市委 高小玫;加强参政党建设 提高参政能力[N];解放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王怀民邋杨淑娟;武汉大学拟设国学博士点[N];科技日报;2008年

9 王怀民邋杨淑娟;武汉大学拟设国内首个国学博士点[N];科学时报;2008年

10 曲水流觞;《书法美学论纲》是抄袭的拼盘[N];美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石长平;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朱峰;拉兹权威命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桑大鹏;三种《华严》及其经典阐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思运;何其芳精神人格演变解码[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裘理瑾;转型时期中国法务会计发展的市场分析与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王春;孔门弟子思想分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吴定勇;接受美学视野中的都市报新闻传播策略[D];四川大学;2005年

8 谭坤;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仲秋;论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贡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超;埃利希的“活法”论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正仿;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龙兴娜;论龚育之的科学技术观[D];山东大学;2010年

4 乔伟波;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崔斯日古冷;论刘少奇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贡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春梅;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历史考察及当代价值[D];苏州大学;2010年

7 吴茂广;论毛泽东对矛盾学说的理论贡献及当代价值[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晓文;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解鸾;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付延功;论邓中夏对工人运动的理论贡献[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92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92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2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