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

发布时间:2018-01-07 19:27

  本文关键词:论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 出处:《文学评论》200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后实践美学 审美活动 生命美学 实践活动 中国古代美学 李泽厚 生命意义 中国美学 超越美学 现代西方美学


【摘要】: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均按照西方传统本体论哲学形态结构美学体系,但实践美学把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直接当作美学命题,没有找到美学特有的问题域,后实践美学以当代西方的个体哲学为美学的哲学基础,极为便利地阐释了审美活动的现代内涵,但后实践美学历史主义意识的缺乏使其理论不具普适性,其审美至上主义更有偏执性和虚幻性。实践美学的历史唯物论和后实践美学的个体主义是其留给新世纪中国美学的有益资源。
[Abstract]:Both the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the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are based on the western traditional ontological philosophy configuration structure aesthetic system, but the practical aesthetics regard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 as the aesthetic proposition directly, and has not found the unique problem domain of the aesthetics.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takes contemporary western individual philosophy a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aesthetics, and explains the modern connotation of aesthetic activities very conveniently, but the lack of historicism consciousness of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makes its theory not universal.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the individualism of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are the beneficial resources left to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new century.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从创立之初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践美学就不断地遭到批评和诘难,实践美学的发展和完善正是在学界的批评下实现的。但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批评是根本性的,后实践美学把批评的目标对准实践美学的哲学起点即实践,以一种新的本体即生命、生存本体代替实践本体,并在此基础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庆年;青年钱钟书与西方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胡志明;;尼采与卡夫卡:现代世界两个孤独的行走者[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张道全;略论人的素质的形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唐果;;对《浮士德》的生命美学观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丁慧琴;;语文教师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要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8 李耀威;;“俗”与“不和”——作为中国美学发展的一种动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6期

9 邱耕田;发展美学——21世纪美学的主导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王志军,姜玉洪;作为偶然性存在的人——论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前提[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汪济生;;建设能够直面经验、介入实践、前瞻未来的美学——关于当前及未来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策略的思考之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向阳;;历史课堂开掘生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郑丹平;;孔子“诗教”探析[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徐凤林;;痛苦如何变成享受?——试论地下室人的意识学说[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6 刘强;;超越实践美学在生命美学基础上开拓发展[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海燕;;译诗中的“做诗”成分[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2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5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6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8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宁琳;新生代小说创作与批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宇琳;微辞婉晦 精义致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仪;初中语文沉浸式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穆晶晶;论个体生命的存在、自由、觉醒与超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王小明;湟中农民画的民俗文化学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颖;论福尔斯前期小说中的存在主义“自由”主题[D];江南大学;2010年

6 李娜娜;萨特诗学选择观念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何元娇;萨特文学中的人学意蕴[D];江南大学;2010年

8 王艳萍;灵魂的唤醒与生存的超越[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聂文霞;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慧芸;萨特存在主义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小曦;体系与视点的焦虑——评目前中国美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章辉;;再论实践存在论美学[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王天保;;走向批判的实践美学——实践美学的中西对话及其启示[J];东方丛刊;2008年03期

4 章辉;论审美超越——兼向邓晓芒先生请教[J];人文杂志;2003年06期

5 张法;;略论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原理著作的演进[J];中州学刊;2007年01期

6 余开亮;;新中国美学理论研究六十年[J];河北学刊;2009年02期

7 林朝霞;;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在论争中发展[J];学术月刊;2007年04期

8 吴炫;中国当代美学建设的三个问题──兼谈否定主义美学对实践和后实践美学的超越[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4期

9 任华东;;在论争中萌生与前行:浅论“实践存在论美学”[J];兰州学刊;2010年04期

10 朱立元,孙士聪;真的探索 美的追问——朱立元教授访谈录[J];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丕显;;后实践美学析疑[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2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价值观简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3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刘强;;超越实践美学在生命美学基础上开拓发展[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唐圣;;论美学的边界[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星良;;人性与人的审美[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索松华;;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科学——兼论“生活美学”的合法性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朱立元;;略谈马克思实践观的存在论维度及其美学意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9 钟华;;审美活动特性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2 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养生是一种高尚的审美活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陈新汉;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新审视[N];光明日报;2001年

4 楼昔勇;审美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产物?[N];社会科学报;2005年

5 杨廷玉;生命,,最蓬勃的还是生命[N];吉林日报;2005年

6 刘成信;生命美学的诉说[N];人民日报;2004年

7 魏家川;从生命美学到生态美学[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构建时代之美[N];光明日报;2008年

9 中共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重视审美的价值取向[N];人民日报;2010年

10 张德祥;《审美之旅》收获多[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歌;竞技跳水美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胡友峰;康德美学中自然与自由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王蓓;“道成肉身”:信仰和审美的相遇[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衍明;论文学自主性[D];复旦大学;2003年

6 成联合;崇高的面相——审美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8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秋月;审美超越浅论[D];山东大学;2008年

2 黎祥伦;论审美超越的价值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苏洁;“音乐美学”的学科观念辨析[D];山东大学;2008年

4 宋国栋;想象的审美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肖朗;回归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美学向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宗营芳;审美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赵

本文编号:1393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93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f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