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及其价值

发布时间:2018-01-08 12:12

  本文关键词: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及其价值 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朱光潜美学 为学和为人 出世和入世 心与物 形而下和形而上


【摘要】:朱光潜的为学为人是统一的。在精神上的"出世"和"入世"之间,他很好地把中西方美学素材熔铸成一个包罗万象谨严的思想体系。他提出的美既不在心,也不在物,而是心物媾合结果的命题包含着现代哲学美学反形而上的意蕴。他是把美学定位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的。朱光潜美学的现代价值还体现在他的"根"是立在中国本土文化上的,"人生艺术化"即是这一价值取向的体现。
[Abstract]:Zhu Guangqian's learning for the sake of people is unified. Between the spiritual "birth" and "entry into WTO", he well melts the aesthetic materials of China and the West into an all-inclusive and cautious ideological system. The beauty he puts forward is neither in mind nor in mind. It's not there. Instead, the proposition of the result of coitus contains the anti-metaphysical implication of modern philosophical aesthetics. He positioned aesthetics between "metaphysics" and "metaphysics". The modern value of Zhu Guangqian's aesthetics is also reflected in his "root". It's based on Chinese culture. The artistry of life is the embodiment of this value orient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9
【正文快照】: 一、朱光潜的为学和为人朱光潜1897年10月14日(农历9月19日)出生在安徽桐城阳和一户破落地主家庭。朱光潜自1925年-1933年留学欧洲,分别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了八年,先后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他的早期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段时期写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姚爱斌;康德、叔本华崇高论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薛雯;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钟名诚;;中西交融的散文艺术观——朱光潜的散文思想与创作实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宛小平;;以中国传统智慧会通和消化康德的第三批判——牟宗三美学思想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方国武;;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张晶;;文艺美学的当代建构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以爱;;钱穆论政教关系[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滕瀚;孙超;;科学活动中意象的美感承载状态对问题创造性解决的作用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杜蕾;;“译”犹未尽——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丁立群;;论人类学实践哲学——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性质[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6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岸挺;;诗性的生命 审美的存在——三论《多余的话》[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8 刘岸挺;;诗性的生命 审美的存在——三论《多余的话》[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9 张伟;;文艺理论研究中知识论前提反思与生存本体论建构[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王拥军;;重提现代性:当代艺术的标准质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U,

本文编号:1397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97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0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