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洛克的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8-01-11 12:38

  本文关键词:洛克的美学思想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复杂观念 内在感官 审美教育


【摘要】:洛克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和美学的开创者,其美学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美的本质的主体性,审美活动的想像性和艺术教育的功利性。洛克的美学思想对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产生过重要影响。
[Abstract]:Locke is the founder of British experimentalism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 Its aesthetic thoughts manifest in three aspects :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essence of beauty , the imagination of aesthetic activities and the utility of art education . Locke ' s aesthetic thought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British experimentalism .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重点规划项目《西方美学史》(01BZX046)的一部分。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和大陆理性主义哲学二水分流,双峰对峙,共同实现了西方哲学由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向。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从培根到休谟和贝克莱形成了发展谱系和理论逻辑,而其开创者则是培根,霍布士和洛克。中国学界对经验主义哲学的研究比较深入,对洛克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保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避免“合法性危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方政,杨正群,刘英;休谟因果联系的人性论基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许晓平;后现代视野中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与重建[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5 张镇寰;;真理的实践确认——理论的检验、实效和进步评价[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6 何元国;孔子的“仁”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之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王干才;“实践”范畴生成考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兰利;;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实施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周玲,李永海;论休谟问题的逻辑解答[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张晓芒;白雪;;大学期间应系统地学习逻辑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晓东;多维视野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形态考辨[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翠;人的生存本体论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5 周丽;论近代自然法的产生[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周书俊;选择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安斌;战国与启蒙时代的刑法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唐震;理性视域的西方战略管理思想批判[D];河海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金凤;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困境与改革思路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杭功元;康德在宗教观上的继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01年

3 唐爱民;当代中国大学“做人教育”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展辉;文艺新思维论纲[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5 龚举善;走过世纪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艾战胜;波普尔理解理论的理解[D];中南大学;2002年

7 李云飞;“解释学境遇”的本体论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艾明;法治生成模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9 何晓霞;卢梭的浪漫主义[D];湘潭大学;2002年

10 李小洁;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歌中的视觉特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立勋;;关于现代派美学思想的几个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2 吴腾凰;杨连成;;生活土壤上的批判与追求——试论吕荧的美学思想[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04期

3 杨安仑;程俊;;老子的"道"与"美"[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89年01期

4 杨利辰;夏夫兹博里美学思想漫评[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5 桂强;鲍姆嘉通美学思想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6 张吉琳;;百年美学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百年美学分例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章国军;;一只看不见的手——论中国美学思想在中国翻译理论的介入[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刘程;;对印度美学思想与艺术的深度解说——读《印度古典美学》[J];编辑之友;2007年04期

9 王建平;;论毛泽东美学思想与孔学的内在联系[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1期

10 俞娟;施保国;;略谈西方各时期主要美学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道弟;;美论二题——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有感[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彭锋;;冯友兰美学思想初探[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马建高;;论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现代审美主义追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刘彦顺;;论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5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启思[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6 朱存明;顾颖;;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现代性意义[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宛小平;;金岳霖《知识论》中的美学思想初探[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潘必新;;美,自由的生命表现之花——马克思美学思想新探[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应必诚;;《巴黎手稿》与美学问题[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家治;孔子的美学思想[N];协商新报;2010年

2 金雅;梁启超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N];文艺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4 ;毛泽东美学思想研讨[N];山西日报;2003年

5 姜文振;雅斯贝斯美学思想研究的新开拓[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7 毛洪安;儒家思想的美学观[N];大众科技报;2002年

8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美学家 叶朗;中国美学的弥散性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10 陈定家;审美现象与美学价值[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s,

本文编号:1409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09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8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