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新趋向

发布时间:2018-01-14 12:00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新趋向 出处:《哲学动态》2008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研究 审美活动 中国审美文化 中国当代美学 全球化语境 审美意识 主体间性 日常生活 仿像文化


【摘要】:
[Abstract]:......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无论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发展还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的探索,都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新颖性,表现出对传统审美文化和美学理论的反思、重建和超越。在融入全球化审美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春时;;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的善恶报应作品散论(续)[J];蒲松龄研究;2006年03期

2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李明;金燕;王芹;;触类为象,合义为征:也谈电影艺术的象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朱立元;路程;;新时期朱光潜美学思想中实践观念的发展及其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包鹏程;《奥德赛》的结构与潜结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黎泽潮;;广告传播的文化语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张蓊荟;沈晓红;;浅析散文翻译中的意境重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春鼎;;形象思维的环节和过程[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周景雷;;后乡村叙事:后工业时代的乡村呈现[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7 李心峰;;“审美意识形态”说与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8 郑崇选;;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叙事的两种缺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9 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7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4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5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孟繁中;视觉文化时代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谭雷;詹姆逊“认知的测绘”美学理论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8 刘群;传统服饰中造物思想的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9 蒋园园;王蒙文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弘强;高中作文创意中的美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审美”概念的重构[J];文艺争鸣;2007年07期

2 孙天瑞;;漫谈审美文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8期

3 薛洁;;浅谈审美与生存[J];消费导刊;2007年02期

4 崔晓娜;;19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述评[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5 李咏吟;审美活动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蒲震元;;审美文化研究三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童伟;2001年审美文化研究概观[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吴家跃;;美·审美·艺术美[J];美与时代;2007年07期

9 章海荣;;审美场简议[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10 赵洋;;羌族祭祀仪式的审美意识内涵[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放鸣;;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谢金良;;转型时期审美文化研究如何转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杨健平;;论中国审美文化接受模式的大转换[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价值观简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9 徐鹰;;试探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关育的结合——增强正确的审美意识,发展健全的审美能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张大均;;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调查分析[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茜;提升审美理想高度[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许丙泉;唯美的审美文化研究[N];光明日报;2004年

3 何志钧 吕园园;审美文化研究的新高度[N];文艺报;2009年

4 李一安;强化图书编辑的审美意识[N];人民日报;2000年

5 记者  万润龙;电视剧不能消耗国人审美意识[N];文汇报;2006年

6 余倩邋娄晨;走上品牌设计前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浩;微客Ⅲ代 审美为王[N];经济视点报;2006年

8 王德胜;审美文化研究:向现实说话的批评活动[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李永虎;审美的超越[N];文艺报;2007年

10 马泉艺邋(回族);当今审美变形之我见[N];文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阳;中国审美意识之心理考古[D];吉林大学;2012年

2 胡友峰;康德美学中自然与自由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王晓东;多维视野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形态考辨[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蓓;“道成肉身”:信仰和审美的相遇[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歌;竞技跳水美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9 陈立群;先秦天人观念的变迁与审美意识的酝酿[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邓楠;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繁中;视觉文化时代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涛;日常与狂欢[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3 李秀玉;网络视觉艺术的美学文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4 胡玲婷;试论审美意识的异化经验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唐新发;论文学的主体间性和意义生成[D];厦门大学;2002年

6 王雅敏;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审美意识的渗透[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何小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琦;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苏洁;“音乐美学”的学科观念辨析[D];山东大学;2008年

10 苏静;走向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23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23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a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