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性与非体系性辩证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性与非体系性辩证 出处:《哲学动态》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古典美学 体系性 非逻辑性 本体论 世界本原 话语体系 西方美学 形象化 感受性 生命化
【摘要】:正中国古典美学是否有体系,这是理解中国古典美学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人们的认知里,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论都是感受性的,缺乏逻辑性。这一点前人有过不同的论述:叶维廉认为,"中国传统的美感视境一开始就是超脱分析性、演绎性的",它是"点到即止"的[1];钱钟书则在《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一文中则指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特点是"把文章通盘的人化或生命化"[2]。但现在人们更乐于谈论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或体系性,论证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体系性或潜体系性特
[Abstract]:Whether there is a system in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is a problem to be considered in understanding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In people's cognition, Chinese classical philosophy, aesthetics and literary theory are all receptive. There is a lack of logic. There have been different arguments on this point: Yip Wei-lien believes that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conception of China began as a transcendent analytical and deductive one", and it was "from point to point". [Qian Zhongshu pointed out in "A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Inherent Literary criticism"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ry criticism is "the overall humanization or life of the article." [2]. But now people are more willing to talk about the system or systemativeness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and demonstrate the system, systematicness or latent systematicness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体验式批评研究”(09YJA751021)资助成果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中国古典美学是否有体系,这是理解中国古典美学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人们的认知里,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论都是感受性的,缺乏逻辑性。这一点前人有过不同的论述:叶维廉认为,“中国传统的美感视境一开始就是超脱分析性、演绎性的”,它是“点到即止”的[1];钱钟书则在《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法;;论中国古代美学体系性著作的特色[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郑小枚;“核心”的流行与边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4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张志伟;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赵光旭;;诠释学与华滋华斯的“化身”诗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10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迟君辉;国际流失文化财产返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春时;杨晨;;中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的主体间性[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刘桂荣;;“自然”何谓? “自然”何以美? “自然”如何能美?——基于中国古典美学自然观的理路[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3 高兴玺;;陈从周园林美学研究[J];文艺研究;2011年09期
4 刘艳;;从中西文化差异谈中国钢琴曲的音乐表现[J];群文天地;2011年05期
5 李志良;;浅谈文学作品中的“拙笔”[J];写作;2011年Z1期
6 杨维民;;澄怀——佟耀文油画作品展前言[J];美术向导;2010年04期
7 伍兵;;教学与行政双肩挑的殷杰教授[J];文学教育(下);2011年08期
8 邓凤;;论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19期
9 苏丰;;完形心理学审视下的中国线条美学观——中国传统线条“气韵观”解析[J];艺海;2011年07期
10 丁岩;;油画风景画中的气韵[J];艺海;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桂荣;;回顾与反思——中国古典美学现代性建设十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姚文放;;中国古典美学的创新意识[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张立斌;;美学:学科发展的体系性及界限性[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姚文放;;中国古典美学的创新意识[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5 李庆本;;原始儒学与中国古典美学原则的确立[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王艳霞;王健;商奎;;农村经济信息网络体系性能评价研究[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丁芒;;毛泽东的诗审美观[A];继承丰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理论研究论文集[C];1994年
8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进行学术讨论[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9 ;闭幕词(摘要)[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10 潘百齐;;论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建民;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N];北方经济时报;2003年
2 宋永琴;飨思想盛宴[N];光明日报;2004年
3 邓军海;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亟须解决的三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7年
4 肖瑶;中国美学研究的深化掘进[N];光明日报;2008年
5 潘光;发展职业教育 加强体系性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文月;读《中国美学之旅》的两个附录[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杨怀伟;勘察疫情“暗流”源头,阻断凶险十万火急![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杨玉娟;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王学海;中国美学原点的反思和建设[N];文艺报;2005年
10 朱立元;一部“文脉”贯通中国美学史[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雪静;中国古典美学“厚”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6年
2 张宏;徐复观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评[D];山东大学;2007年
3 张t熁,
本文编号:1437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3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