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元明清美学主潮

发布时间:2018-03-13 16:35

  本文选题:雅俗之变 切入点:戏剧小说 出处:《中州学刊》200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元明清是中国古典审美美的裂变、衰落期,因为它面临着文化雅俗变迁的宏观文化背景。元代是古典审美裂变之始,戏剧的兴起是最重要审美现象。明代叙事艺术之戏剧和小说获得大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审美世俗化、享乐化,从艺术审美向生活审美转移之倾向。清代是古典审美总结期,园林建筑和京剧对古典审美做了最后的综合。
[Abstract]:Th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ere the fission and decline period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 beauty, because it was faced with the macro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change of cultural elegance and vulgarity, and the Yuan Dynasty was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ical aesthetic fission. The rise of drama is the most important aesthetic phenomenon. The drama and novel of the narrative art of Ming Dynasty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has been a tendency of aesthetic secularization, hedonization, and the shift from artistic aesthetics to life aesthetics. The Qing Dynasty is the period of classical aesthetic summarization. Garden architecture and Beijing Opera made a final synthesis of classic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系
【基金】:南开大学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成果
【分类号】:B83-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全凤;冯斗;;《易经》——审美之源——浅谈《易经》的审美特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刘兴晖;;论清末民初词选对现代词史论著形成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夏艳;;宗白华与梁宗岱艺术理想共通性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吴振华;虚词与李义山近体诗所表现的情感与心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付长珍;宋儒境界的价值蕴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张静;;温丽而多情的篇章——张华《情诗》之一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7 万荣英;;试论《三峡好人》的“意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8 胡朝慧;;论唐宋词中的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9 谢亮;;斗草与斗草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10 汤秀明;;从王国维评李煜词看其境界说之“真”[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汪超;;明人夏言词与稼轩词比较刍议——以夏辛二人信州词作为中心[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李珂;;日本包装设计中的文化内涵解析[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郝建杰;《诗经·国风》地域性考论[D];上海大学;2011年

5 栗永清;学科·教育·学术:学科史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学科[D];复旦大学;2010年

6 罗新河;钱钟书文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明燕;七宝楼台的光华[D];浙江大学;2012年

8 李越深;云间词派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陈福升;柳永、周邦彦词接受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强;《世说》学引论[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爱花;杨希闵诗史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微霞;叶嘉莹词学理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纪敏;谁持彩练当空舞,,灿烂清词两奇葩[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李超香;小学美术“诗画合一”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佳;刘勰“六义”说指导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森;材料语言中的“意境”重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赵姝;汪莘诗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魏萍;辛弃疾带湖时期涉酒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晓欢;北宋中后期俳谐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侯娇姣;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画的现代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士林;;古典趣味的文化批判[J];晋阳学刊;1992年05期

2 尚丹;传统的背离与回复——《金瓶梅》与《红楼梦》审美趣味之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04期

3 龚德慧;李渔《闲情偶寄》中的居室设计思想[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方雪松,程久瑜;1990年代以来我国小说创作审美的同质平面现象[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5 黄道宾;;脱俗之笔“写胸中逸气”——浅析倪瓒山水画体现的审美趣味[J];艺术探索;2005年03期

6 范玉吉;;神经美学与审美趣味研究的转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冯俏;;登楼抒怀作品中的模式化表达[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年01期

8 谢皓烨;;论宋末元初浙江词坛的审美取向[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刘志凤;;从《西游记》看晚明小说“以趣为美”的审美特征[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付水怒;;悲凉背后的独特情怀——品味《故都的秋》[J];长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志荣;;论梁启超的审美趣味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王济民;;毛泽东的审美趣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3 任莅棣;雷芸;;关于园林建筑类型的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徐婧;;浅谈园林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创新[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史建华;;苏州园林建筑的继承和弘扬[A];中国古民居保护和利用(苏州)论坛资料汇编[C];2006年

6 崔梅;;儒家辞令艺术及其审美趣味[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刘珊;;中国园林建筑以及装饰元素的应用[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芮国强;;元明清的公文稽察汇奏制度概述[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9 胡经之;;梁启超的美学贡献[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孔宪梁;杨淑芹;;避暑山庄园林建筑的艺术成就和整修工作思考[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尚书静 孟祥彬;彩画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N];中国花卉报;2008年

2 静栻;类型丰富的园林建筑[N];中国建设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鸿翔 王洪涛;巧手造园林 胜景扬天下[N];中国建设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马克;打造园林名城 构建和谐城市[N];安徽经济报;2006年

5 肖和忠 张玉兰;淡妆浓抹各相宜[N];广东建设报;2006年

6 绿城园林;试论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N];中华建筑报;2006年

7 本版编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设计研究室主任、教授 孙筱祥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原总工程师 谢家芬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院长 朱祥明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 何f 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李战修 广东棕榈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景观规划设计院院长 张文英;园林界人士热议“观念交锋”[N];中国花卉报;2008年

8 卢仁;宋元时期园林名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9 静栻;成熟的技法与造园名家[N];中国建设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陈旷;需求渐旺 前景看好[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宁;德意志造型美学中的古典意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范玉吉;试论西方美学史上趣味理论的变迁[D];复旦大学;2005年

3 罗燕萍;宋词与园林[D];苏州大学;2006年

4 秦岩;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传统理法与继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D];陕西师范大学;1996年

6 张晓燕;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廊设计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晓薇;宋代《中庸》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杨再红;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歌明;有意复杂艺术中的复杂性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青;从小说文本到影视文本[D];兰州大学;2006年

2 朱春英;在时代的脉搏上跳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元武;解放区诗歌论纲[D];山东大学;2006年

4 张鹏宇;元杂剧和元代民俗文化[D];兰州大学;2007年

5 段慧冬;公安派“性灵”文学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6 周璐;审美视野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戚佳鸣;论文学翻译中译文读者的地位[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8 王敏;恽寿平的没骨法对当代拓展水墨画语言的启发[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9 朱琼娅;汉乐府风俗文化及其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景;冯小刚电影审美趣味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07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07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2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