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翻译的三个层次——兼析刘士聪的美学翻译艺术
本文选题:三个层次 切入点:翻译艺术 出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摘要】:在西方文体学和我国传统文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文学作品及其翻译的审美三层次:表层美质、中层美质和深层美质。表层美质包括修辞、变异、音律、口吻;中层美质包括意象/形象、情感;深层美质包括气韵、意境。遵从这三个层次的标准,我们以《风筝》的部分译文为例,分析刘士聪的美学翻译艺术。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western stylistic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ry theory, we propose three aesthetic levels of literary work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urface beauty, middle beauty and deep beauty.Surface beauty includes rhetoric, variation, rhythm, tone; middle beauty includes image / image, emotion; deep beauty includes charm and artistic conception.Following these three levels of standards, we take partial translation of Kit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Liu Shicong's aesthetic translation art.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教学研究》(08CYY006)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刚国;六朝文学批评视野中的情采关系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周小仪;从形式回到历史——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刘峰;文艺雅俗之辨[J];北方论丛;2000年04期
4 王吉鹏,赵月霞;鲁迅、高晓声对农民心路探寻的比较[J];北方论丛;2003年02期
5 曹禧修;;《示众》:独异的杰作[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6 林杰;知识论传统与学术自由的合法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7 童庆炳;经验、体验与文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张健;中国现代政治讽刺喜剧论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颜浩;民间化:现代同人杂志的出版策略——20世纪20年代的《语丝》杂志和北新书局[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10 何庄;论尚清审美心理的思想之源——道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吉林大学;2004年
2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田耕宇;元和到元(礻右)文学的创新与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房锐;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5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8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鲁迅尼采悲剧观比较论[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雷;人为自身立法[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吴永强;论庄子的人生观教育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晚成;曹植思想与人格分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魏立;英汉委婉语之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雷淑娟;《孟子》类比[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赵淑贤;俄汉语数量意义的表达形式和手段对比[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郑勤砚;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刚;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湖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开吉;;和谐美学理想源识[J];黄河学刊;1997年02期
2 罗杰;;审美意识的元形态:原初审美意识[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苏君;走向审美体验[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10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10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