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尔库塞的生态美学思想
本文选题:马尔库塞 切入点:生态美学 出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03期
【摘要】:正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以社会批判为基点,以审美之维的实现为关键,最终指向人的解放和乌托邦社会的建立。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进行了多维度的开拓,但对其美学思想中的生态维度却有所忽略。而实际上,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审美之维》等著作中对生态美学问题有大量论述。有鉴于此,
[Abstract]: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Western Marxism, Marcuse's aesthetic thought is based on social criticism, the realization of aesthetic dimension as the key, and finally points to the liberation of ma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topian society.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explored Marcuse's aesthetic thought from different angles, but ignored the ecological dimension in his aesthetic thought.In fact, Marcuse has a lot of exposition on ecological aesthetics in Eros and Civilization, One-Dimensional Man, Aesthetic Dimension, and so on.In view of this,
【作者单位】: 四川现代艺术学校;
【分类号】:B83-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俊达;评马尔库塞的自然解放论[J];安徽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2 王晓方;;从技术批判到社会批判的转向——马尔库塞的资本主义制度生态学批判[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晓晴;;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批判理论的和谐思想萌芽[J];北方论丛;2007年03期
2 李富君;;科技异化与自然的解放——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论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李博;;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探析——自然的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和谐统一[J];世纪桥;2011年23期
4 王西华;;“自然解放”理论的嬗变与超越[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军;论马尔库塞与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之差异[D];宁波大学;2011年
2 张丽萍;马尔库塞革命理论探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珏;马尔库塞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红梅;对现代文明的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宋武红;马尔库塞的自然解放论[D];山东大学;2007年
6 王小云;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探微[D];厦门大学;2007年
7 谷长春;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视域下的当代人的生存危机[D];安徽大学;2010年
8 陈振芳;法兰克福学派“人化的自然”观[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春炜;马尔库塞生态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大学;2012年
10 王晓君;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新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建斌;马尔库塞人本主义美学思想的意蕴[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刘志中;马尔库塞论审美形式与意识形态[J];阴山学刊;2003年06期
3 张凌;对“批判性考察”的批判性考察──马尔库塞美学观一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张木荣;论马尔库塞浪漫本体论美学[J];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05期
5 黄文杰;论马尔库塞审美形式的异在效应[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邓绍秋;道法自然与生态智慧——道家与马尔库塞生态美学观比较[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7 李建盛;;审美与人的解放: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0年00期
8 杨晓莲;功利主义的审美和艺术——马尔库塞的审美功能论评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9 刘海燕;马尔库塞“审美乌托邦”论[J];理论与改革;2002年05期
10 邓绍秋;马尔库塞与道家——生态美学智慧比较研究[J];嘉应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马新国;;主体性、异化与文学艺术——评赫·马尔库塞美学观[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石文年;;马尔库塞美学的功能论和异化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治经;;毛泽东美学思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比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4 施立峻;;审美批评的限度与可能——从批判理论看当代审美批评的建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5 汪行福;;社会批判与审美理论——从本雅明的救赎批判到哈贝马斯的新启蒙美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6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 沈大明;马尔库塞:用美学的批判救治西方文明弊病[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凌继尧;解读“大审美经济”[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丁国旗;走向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8年
4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肖建华;当代美学的审美主义转向[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2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斌;马尔库塞美学的生存论阐释[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冯学雨;席勒、马尔库塞审美乌托邦之比较[D];扬州大学;2005年
3 尚淑梅;回忆、想象与乌托邦[D];西北大学;2008年
4 邵晓舟;试论马尔库塞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D];扬州大学;2003年
5 王博;马尔库塞的审美救赎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郭保超;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2年
7 黄晓伟;马尔库塞技术的审美救赎思想探究[D];东北大学;2013年
8 吴希瑞;由《单向度的人》论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美学思想[D];湖北大学;2013年
9 王芳;论马尔库塞的解放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邹强;雅典娜之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29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2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