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断裂”与“缝合”:维柯《新科学》在朱光潜晚年美学生命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布时间:2018-04-11 00:34

  本文选题:维柯 + 新科学 ; 参考:《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摘要】:要理解朱光潜所以在其晚年全力译介《新科学》的真正根由,首先必须较为全面地联系其一生的实际遭遇与思想背景,搞清楚维柯的《新科学》在其晚年美学生命中的地位与作用。这里需要还原一个事实:50年代朱光潜的学术思想转变实际上是他一生美学思想历程中的一次"断裂"。而他对《新科学》前后评价的变化以及他晚年实践论美学观的变异则表明:根据《新科学》得出的"认识即实践"的结论,实质上是对其早年美学观念的重新返回。对《新科学》的译介和阐释,则是他对自己美学生涯中的"断裂"进行"缝合"的一次并不成功的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缝合"的企图恰恰彰显了他美学思想的内在矛盾。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rue causes of Zhu Guangqian's all-out translation of "New Science" in his later years, he must first relate more comprehensively to the actual experience and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his life.Find out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Vico's New Science in his aesthetic life in his later years.It is necessary to restore the fact that Zhu Guangqian's academic thought transformation in the 1950's is actually a "break" in his life of aesthetic thought.The change of his evaluation before and after "New Science" and the variation of his aesthetic view of practice in his later years show that the conclusion that "cognition is practice", which is based on "New Science", is essentially a return to his early aesthetic concept.The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New Science is an unsuccessful attempt to sew up the fracture in his aesthetic career.In a sense, this kind of "suture" just shows the inner contradiction of his aesthetic thought.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宇杰;历史之谜:从一种假说到科学的嬗变——兼谈维科对马克思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2 于沛;对近代大国崛起的文化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3 邓阿宁;中西人文精神传统之比较[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4 顾扬;认识的激情——试论古希腊神话的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1期

5 李志鸿;雷法与雷神崇拜[J];中国道教;2004年03期

6 游牧;现代神话解释的文化诗学旨趣[J];东疆学刊;2002年03期

7 谢晖;事实之为诠释学法学的对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何中华;;实践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东岳论丛;2006年03期

9 庄国雄;关于历史统一性及其基础的历史哲学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刘明贤;维柯与马克思[J];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晓芳;存在、艺术与诗[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向东;理性生活方式的重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陈茂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10 范玉吉;试论西方美学史上趣味理论的变迁[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洁;神理与诗情——论船山诗学的超越本质[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孙俊华;《庄子》神话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谷丹;论丹纳对茅盾早期文艺观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2年

5 尤磊;平等与自由[D];西北大学;2003年

6 梁艳芳;寓言发展形态的嬗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7 崔U,

本文编号:1733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33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7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