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还归:散步美学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贡献
本文选题:哲学美学 + 散步美学 ; 参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摘要】:宗白华的散步美学在 2 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存在既是对“失美”的哲学美学的校正 ,也是对流于艺术鉴赏的常规艺术美学的超越。古典美学精神与现代理论观照方式的融会构成了它的基本特点 ,自由主义精神是这一美学方式的灵魂。另外 ,与哲学美学相比 ,它有自己独特的体系构成方式 ,即一种有我的、自在的体系 ,一种依托于形象思维的潜逻辑体系
[Abstract]:Zong Baihua's walking aesthet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20 th century.Its existence not only corrects the philosophical aesthetics of "lost beauty", but also transcends the conventional art aesthetics of artistic appreciation.The combination of classical aesthetic spirit and modern theoretical reflection forms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liberalism is the soul of this aesthetic way.In addition, compared with philosophical aesthetics, it has its own unique system of composition, that is, a system of self and freedom, and a system of latent logic based on image thinking.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全田;禅宗文化的悟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程金福;论广告艺术的形成及其艺术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赵学存;;宗白华关于中西美感发生论的比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宋金亮;;从《世说新语》中再说德行与个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李昌舒;;嵇康之“心”的美学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姜巍;;生命的律动——宗白华的美学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7 田沐禾;;汉字的意象性和图像性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8 赵丽;;浅论谢灵运山水诗中的隐逸情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9 谢开云;;浅析李白明月诗的情感类型[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10 钟扬;书法由来见性真——陈独秀与中国书法艺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珂;;论叶维廉的诗形观及创作实践[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立光;;汉画像中人物图像的美学特点[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建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旅游审美观[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华;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吴振韩;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与家具风格演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王天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8 康建强;中国古典小说意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邵丹锦;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杨波;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龚洁;刘师培魏晋玄学研究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4 米丰翠;《老子》母性品格审美探微[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萍;汉字造型对现代版面编排设计的启示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芳;试论中国画的线外之“线”[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7 李娟;王蒙微型小说语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晋镭;基于视觉感知的留园空间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陈传明;湖湘寺观园林的空间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赵扩;文人画对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空间形态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威;对建立体育课程自我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体育学刊;1995年02期
2 王全弟,赵丽梅;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张宝玲;谈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多元评估模式[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侯黎明;敦煌壁画临摹法要述——兼谈日本壁画临摹法[J];敦煌研究;2005年05期
5 尹晓静;宫志起;;称谓语的使用原则[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15期
6 薛政超;彭凤萍;;关于重构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主线和体系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7 张洪潭;体育教学目标对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8 石祥记;构筑粤港澳金融合作新体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9 李广信;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几点看法[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董众鸣;体育专业之误区[J];体育学刊;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振立;赫慧云;王健;;山东省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试验与研究[A];全国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包存宽;何佳;周影烈;黄丽娇;黄爱兵;;环境规划体系创新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3 张桂芳;;浅谈对农机修理服务体系的看法[A];福建省农业机械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伍莺莺;唐仁华;;创新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考[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杜舰;王素萍;安翠娟;;建立统一协调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设想[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永林;;浅谈国有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应注意的问题[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强;;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与战略[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翟中强;李小五;;浅谈如何构建工程项目管理体系[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9 李中良;;浅谈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10 孙烨;;关于耕地占补平衡有关问题的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文飞;“没有负担的对话比争论好”[N];光明日报;2002年
2 夏业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聆听大师的对话[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记者 周效政;巴基斯坦重申愿与印度恢复对话[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吴嘉;建筑要与文化亲情对话[N];中华建筑报;2002年
5 记者 王聪 袁正雄;宁夏银企对话谋“双赢”[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6 记者 陈树章 崔星梅;国际国内专家对话“可持续发展”[N];发展导报;2001年
7 记者 张锦芳 李拯宇;朝鲜敦促美国改变对话态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记者 张建松;《世纪初的对话》出版[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吴晶;高层对话全面提升中美关系[N];中国经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贺炬;强者与弱者的对话[N];中国体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建侯;话语的对话本质[D];北京外国语大学;1999年
2 陈颖;“对话”语境中的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D];辽宁大学;2009年
3 严旬;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沈金生;中国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论[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李t,
本文编号:1743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43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