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实学美学思想片论
本文选题:明代实学 + 启蒙实学 ; 参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摘要】: 明清实学是从宋明理学到近代新学(西学)之间的重要环节,明代实学则是明清实学的重要阶段。作为明代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启蒙实学,最突出地体现出明代实学美学思想的显著特色。研究明代启蒙实学的美学思想,可以很好地了解、掌握明代实学美学思想的独特品格。明代启蒙实学美学较之宋明理学美学,在审美理想追求、审美价值取向、审美人格塑造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Abstract]:The practical stud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an important link between Song Ming Neo-Confucianism and modern western learning, while the practical study of Mi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practical learni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actical study in Ming Dynasty, the enlightening practical study is the most prominent embodiment of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the practical study in the Ming Dynasty. It is possible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unique character of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practical learning in the Ming Dynasty by studying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the enlightenment practical study in the Ming Dynasty. Compared with the aesthetics of Neo-Confucianism of Song Ming, the aesthetics of enlightenment in Ming Dynasty has undergone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pursuit of aesthetic ideal, the orientation of aesthetic value and the shaping of aesthetic personality.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吉惠,吴兴洲;论明清实学是儒学发展的特殊理论形态[J];齐鲁学刊;2004年02期
2 李天道;“中和”原则与“和雅”精神[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东;对蒲松龄写作生涯的实学考察[J];蒲松龄研究;2005年01期
2 李道先,侯曙芳;试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姚文兵;论大学美育和专业人格美的塑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唐果;;对《浮士德》的生命美学观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平凡;;艺术的时代效应——对21世纪的设计观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6 于咏梅;;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7 张利群;中国表现说语境中的意象理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胡琰艳;;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张沛;;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王凌;;论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中美的渗透[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丽坤;;关于休闲道德的几点思考[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何方形;;论刘基山水诗的屈骚精神及其他[A];刘基与刘基文化研究[C];2006年
5 陈粤;;略论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理论语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王建堂;;从《齐民要术》看《诗经》的实学品格[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六辑)——第八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刊之一[C];2008年
7 涂可国;;儒学与实学[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瑞娥;王晓军;李青;;在线教育游戏作为教育环境的教学活动设计[A];2009国际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2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徐湘;论教师教学生活的智慧[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D];南京大学;2003年
5 徐林祥;镜与日: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6 陈晨;现代人文视野中的乡土体验与文学想像[D];山东大学;2006年
7 侯宏堂;从陈寅恪、钱穆到余英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力;崇实厚生·回归自我[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谈凤霞;“人”与“自我”的诗性追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晓冬;感性智慧的思辨历程[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论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2 宋玉红;一道醒目的叛逆风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津津;健身气功科普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茵;傅雷音乐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弘强;高中作文创意中的美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晶;青花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探索[D];南昌大学;2010年
9 杨胜蓝;广告活动中伦理失范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孔倩倩;新疆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J];哲学研究;1962年01期
2 ;必须重视我们民族的美学思想资料[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1期
3 马白;从《摩罗诗力说》看鲁迅与中国古代美学的渊源关系[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4 刘长林;浅谈韩非的美学思想[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5 殷绍基;陶渊明美学思想初探[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03期
6 万陆;魏禧美学思想探微[J];江西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7 彭立勋;;关于现代派美学思想的几个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8 王弘度;;屈原美学思想初探[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9 吴腾凰;杨连成;;生活土壤上的批判与追求——试论吕荧的美学思想[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04期
10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秀萍;朱海燕;刘仲华;;论明清茶美学思想的内涵与特征[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2 顾道弟;;美论二题——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有感[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周锡山;;论冯友兰哲学中的美学思想[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彭锋;;冯友兰美学思想初探[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郭兴良;;金圣叹美学思想在评点《水浒》中的体现[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朱志荣;;论康德前批判与批判时期的美学思想的关系[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马建高;;论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现代审美主义追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刘彦顺;;论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启思[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艾辛;;谈谈怎样看待个性解放?[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古风;古老美学思想的再发现[N];光明日报;2002年
2 赵家治;孔子的美学思想[N];协商新报;2010年
3 陈圣生;重新发现叔本华的价值[N];文艺报;2002年
4 赵雪;微型古建展示传承古建文化[N];科技日报;2008年
5 许全兴;中国个性解放之路[N];北京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7 ;毛泽东美学思想研讨[N];山西日报;2003年
8 舒芜;谈《舒芜集》[N];北京日报;2002年
9 金雅;梁启超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N];文艺报;2004年
10 程芸 胡非玄;关于戏曲本体的哲学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奎河;绵延与积淀[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s,
本文编号:1942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42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