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的美学价值研究
本文选题:格式塔心理学 + 美学价值 ; 参考:《前沿》2011年24期
【摘要】: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心理学不是简单的物质效应的叠加,它所透射的是人关于喜恶的第一知觉的倾向,从而影响人对于产品或者是环境的心理感知,并进一步影响其审美价值与消费观念。客观地说,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心物场和同型论的两个核心理论的研究,可以发掘人关于精神需求的直接知觉感受,提高其兴趣与快乐感,从而实现美学价值的双重效益。
[Abstract]:Gestalt psychology was born in 1912. It is one of the main schools of modern western psychology. Gestalt psychology is not a simple superposition of material effects. What it conveys is the tendency of people's first perception of likes and dislikes, thus affecting people's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of products or environments, and further affecting their aesthetic value and consumption concept.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 study of the two core theories of Gestalt psychology on the mind field and the same type theory can explore the direct perception of people's spiritual needs, improve their interest and happiness, and realize the double benefit of aesthetic value.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工业与艺术设计学院;
【分类号】:B84-064;B83-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强;;论巴尔蒂斯绘画中的古典精神[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储可可;;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3 许蚌;分解与实验:现代艺术的核心力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韩贻杰;杨艺;;彰显心灵的形式——两宋画院花鸟画的形式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5 张皓;刘菲;;浅析新印象主义美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6 郭晓冰;;文艺复兴早期绘画表现形式特点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宋建林;社会心理对艺术与社会互动的中介作用[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8 宋清;浅谈风景水彩画的流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史荣利;;抽象绘画产生的文化思想根源、面临的问题及表现方法[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陈寿菊;许世虎;;论综合性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和谐办学体系的构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月浩;西方当代艺术对室内设计创作的影响的若干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宫宝龙;记号的迷思[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杨祥民;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浩滢;中国写意画的美学特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7 蒯连会;对“观念至上”的反思[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8 刘珊;造型艺术空间论[D];苏州大学;2010年
9 赵晓芳;存在、艺术与诗[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梅汉成;觉醒与繁荣[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刚;浅析数字化时代的界面设计与文化显现[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2 罗秀华;论雕塑艺术的道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胡欣;手绘的梦境[D];河北大学;2009年
4 孙敏;中国现代商业店面形象设计[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5 丰海滨;济宁地区汉代石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杨小新;从读图的角度谈数字图像在油画创作中的可行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蓓蓓;美学的巾帼之风[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秀杰;唐代书法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孙贺峰;对写实油画中未完成感的探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赵雨洁;威廉·莫里斯图案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治隆,李瑛,韩旭,毛志雄;大学生个性特征的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吴霞,鄂倩,李绵;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及咨询辅导的研究(之二) 对大学生临考心理障碍的个案研究[J];丹东纺专学报;2000年S1期
3 陈有亮,蒋明玳;略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指导——对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张宝君,刘丽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闫江涛,席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报告[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6 张丽霞,郑红,宁式颖,果孝文,白佐俊宪,风间雅江,佐藤至英,金洁;中日两国大学生UPI调查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7 阎江涛,户相臣,王德润;骑岭三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研究报告[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吕琳;自杀的生物医学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4期
9 李维香,陈联群,韩金素,姜丽芳,王霞,孟从学,马晓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10期
10 刘毓,曹喜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述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大海;;论智力的本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徐玉明;王艳红;侯军;卫丽丽;;警察职业人格特征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大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淑萍;;大学生和职业青年的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倪晓莉;陈思路;;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行为分析研究[A];第四届泛亚太地区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赵建华;;小学生焦虑特征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陈朝阳;彭运石;;对心理状态进行研究的必要性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郑川;;关于灾害中施救及被救人员心理问题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郑川;;关于灾害中施救及被救人员心理问题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韩玉果;;冲突与冲突管理的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唐书怡;大学生挫折心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盛妍;对警察工作倦怠的研究及干预[D];复旦大学;2009年
3 董强;航空飞行人员基础阶段提高心理运动能力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占吉;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5 古吉慧;初中心理素质训练课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贺庆莉;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个案研究及其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价值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29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29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