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实践感、时间性与社会时间论马克思的休闲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8-10-12 16:28
【摘要】:休闲美学不仅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更能凸显以"时间性"为维度的"实践美学"所独具的介入生活的魅力。马克思美学在美学史上所引发的革命在于其彻底摆脱了主客二分的窠臼,使美学的研究对象得以本原地呈现,甚至改变了美学的语言风貌,其中根本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从"时间性"维度对审美生活中主体与客体关系及其结构所做的卓越描述,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同时性"地处在一个业已完成的"实践感"之中。正是由于马克思对审美生活的"时间性"存在方式的奠基,才使得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被安置于"社会时间"之中,使得休闲美学在"时间"的角度既获得了结构清晰的内在构造描述,又获得了其根本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从而使得马克思的休闲美学显得尤为卓著。
[Abstract]:Leisure aesthetic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s aesthetic thought, but also highlights the unique charm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in the dimension of "time". The revolution caused by Marx's aesthetics i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is that it has completely got rid of the dualism of subject and object, so that the research object of aesthetics can present itself in situ, and even change the language style of aesthetic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lies in Marx's excellent descrip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nd its structure in aesthetic life from the dimension of "time". That is, aesthetic subject and aesthetic object are located in a completed sense of practice.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Marx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temporal" existence of aesthetic life that Marx's aesthetic thought was placed in "social time". The leisure aesthetics not only obtains a clear structural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but also obtains its fundamental existenc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angle of "time", which makes Marx's leisure aesthetics seem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2010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zc2010014)
【分类号】:B8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杜晓青;;论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佟轶材;共青团工作思想方法的当代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晓艳;;时空:并置与回旋——试论李碧华小说的传奇性叙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陶琳;;海德格尔时间观之方法论探幽[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3 姜文化;张斌峰;杨岗营;;《周易》“时”观的基本特质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4 张浩军;;回到空间本身——论海德格尔的空间观念[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张浩军;;回到空间本身——论海德格尔的空间观念[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王业伟;;试论伽达默尔艺术作品时间性概念[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尤陈静;戴运财;;外语动机时间性研究——英语学习者动机变化个案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刘光耀;;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时间观[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王华;;小句宾语句整合特征综观[J];河北学刊;2010年05期

10 林沙欧;;论中国神话的空间化结构——兼与浦安迪商榷[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宏;;特定颜色靶子时间性错觉结合机制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许俊达;汪玉娣;;论马克思的社会时间思想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3 许斗斗;;时尚消费的社会力量[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胡志高;;网络时空格局的特点[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5 蒋金泉;毛仲玉;潘立友;;长壁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区域性与时间性[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6 蒋少杰;秦在东;黄体鸿;龚自康;梁文斌;;基于知识网格的网络教学模式架构的发展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王世帆;;民生问题中的两大空白领域——人口时间登记信息不全和社会时间统计空白[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友章;姬爱冬;;刘友章教授治疗妇女消化疾病用药的时间性特点经验总结[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刘彦顺;;论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张云山;;咳喘的辨证论治[A];全国民族医药专科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政文 黑龙江大学校长;理解历史的时间范式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李厚禄;已印刷完成却滞后发行的纪录[N];中国集邮报;2007年

3 江苏先声制药研究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研究员 吴鹤松;如何规避侵权风险[N];医药经济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许承纪;燃放鞭炮,要注意“限”[N];桂林日报;2007年

5 蒋 锐;时间性风险也是减仓的一个重要因素[N];证券日报;2005年

6 中国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 王林;提高邮政普遍服务质量[N];中国邮政报;2005年

7 远 达;受企业欢迎的“火眼神探”GPS[N];现代物流报;2006年

8 龙迪勇;图像叙事:空间的时间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记者 代国川;确保创优工作通过国家验收[N];菏泽日报;2008年

10 实习记者 余倩;减负学生课余服务社区[N];昆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兰丽;社会时间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傅松雪;美在生成:时间美学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颖;德沃金的“原则”法理学[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陈粤;解构与“误差”[D];吉林大学;2008年

5 唐绍祥;我国上市公司总体并购活动的时间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龙迪勇;空间叙事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谢雪梅;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分形[D];浙江大学;2006年

8 魏本力;处所介词短语的功能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包国祥;时间与自由[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赵力;塑料闪烁体型飞行时间计数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伟;先秦“性”概念探本[D];吉林大学;2007年

2 肖和平;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处理的时间性[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3 闫爱兵;作为教化的政治[D];兰州大学;2006年

4 罗国华;马克思哲学实践主体性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李平;王国维休闲美学思想[D];暨南大学;2006年

6 李晶;当代文论话语中的文学传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胡传顺;论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与历史性[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轶飚;《存在与时间》中的死亡问题[D];四川大学;2007年

9 金临;亚拿尼亚之死[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10 宋菲;时间是自由的空间[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66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66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1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