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接受美学与文学史的撰写

发布时间:2018-10-14 14:35
【摘要】:正 1967年,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史家、文艺理论家H·R·尧斯发表了《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一文,首次宣告文艺批评的新观念与新方法——接受美学的产生.从此以后,该论文就被称为“接受美学宣言”.尧斯论文的劈头第一句是:“在我们时代,文学史日益落入声名狼籍的境地,这绝不是毫无缘由的.”由此,尧斯对已有的文学史展开了尖锐的批评与否定,从而提出了必须重新考虑文学史的撰写,而这种撰写的途径与方法就是接受美学.
[Abstract]:In 1967, H. R. Yao, a literary historian and literary theor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Kantz in Germany, published his essay A History of Literature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Science, declaring for the first time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oncept and method of literary criticism, reception aesthetics. Since then, the thesis has been called the acceptance Aesthetics Manifesto. The first sentence of Joss's thesis is: "in our time,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has increasingly fallen into a notorious situation, which is by no means without reason." As a result, Joss launched a sharp criticism and negation of the existing literary history, and put forward that the writing of literary history must be reconsidered, and the way and method of writing this kind of writing is reception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分类号】:B8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以鑫;接受美学与文学史的撰写[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3期

2 孙军,朱煜媚;简论接受美学[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方建中;论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J];求索;2004年05期

4 银建军;马克思主义美学视野下的“接受美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07期

5 钱朝阳;接受美学与品牌塑造[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周来祥;戴孝军;;走向读者——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独特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7 陈玲玲;;论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陈峻俊;;“空白”的召唤——接受美学与传播学“空白”观比较[J];社会科学动态;1998年11期

9 谢会昌;鲁迅与接受美学[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陈钢;双重视域:接受美学和大众文化关系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赵强;反美容之冲击与进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晓雨;读《西方美学论稿》[N];文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小南;接受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理论[D];苏州大学;2008年

2 蔡瑞婷;从阐释学角度对接受美学的再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3 包风兰;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4 熊晓庆;视界融合[D];武汉大学;2005年

5 方芳;姚斯接受美学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6 王吉凤;《乐记》美学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7 涂玉英;姚斯审美经验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戴玉竹;先秦两汉儒家与古希腊罗马审美接受论比较[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毛懿茵;跨越阐释的鸿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士军;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70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70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f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