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梁启超、宗白华美学的相似性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8-12-18 07:33
【摘要】:梁启超、宗白华美学具有多方面的相似性,它们的核心范畴都是对传统美学范畴的承接与转化,都具有中西会通的意识和文化关怀的精神,都来源于现实人生和具体的艺术实践,都在驳杂的表象下面有一种内在的逻辑体系。两位美学大师在美学建构上的这些相似性,给当下美学研究的启示是非常深远的,我们必须在一种世界视野下,深入挖掘民族美学资源,张扬美学的民族个性,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美学研究必须面对现实人生,必须密切联系艺术实践,纯抽象的理论演绎只会作茧自缚,自绝于人。
[Abstract]:Liang Qichao and Zong Baihua aesthetics have many similarities, their core categories are the accep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category, and they all have the spirit of cultural concern and the awareness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Both come from real life and concrete art practice, and there is an internal logic system under the complicated appearance. These similarities in aesthetic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two masters of aesthetic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We must dig into the resources of national aesthetics in a world perspective and publicize the national individuality of aesthetics. Make your own voice. Aesthetic research must face the real life, must be closely related to artistic practice, pure abstract theoretical deduction will only bind itself, self-rejection of peopl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研究”(08CZW002)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研究”(07YBB021) 中南大学985项目资助课题“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研究”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张泽鸿;;方东美与宗白华生命美学思想之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郑朝晖;;略论惠栋重构汉学的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罗筠筠;;写实 传神 妙悟——宗白华先生治学三境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方国武;;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李春娟;;形上审美与价值同构——方东美生命美学的本体论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陆晓华;论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训诂方法及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葛永波;;宗白华美学的文化理想及其哲学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赵学存;;宗白华关于中西美感发生论的比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宋金亮;;从《世说新语》中再说德行与个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祈楠;;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意境美的翻译[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贾小叶;;从康有为“两考”的不同反响看戊戌时期的学术与政治[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3 卢佑诚;;方苞与颜李学派[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聪;;姚鼐考证鉴定之思想与形成[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夏晓虹;;“五四”白话文学的历史渊源[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6 萧湛;;论宗白华美学的伦理学内涵[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郑玉明;;论梁启超的“趣味主义”美学体系[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马建高;;论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现代审美主义追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宛小平;;梁启超与朱光潜的美学比较[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萍;蔡清及其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5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媛;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f替,

本文编号:2385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85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7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