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大地飞歌:民族审美经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意义——王杰博士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8-12-18 12:30
【摘要】:正廖明君(以下简称“廖”):王杰教授,学术界注意到近年来您在积极推动从美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对少数民族艺术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审美人类学丛书”,其中您主编的《寻找母亲的仪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人类学考察》以及《朴素而神圣的美——黑衣壮文化的审美人类学研究》让人感到新鲜,你们这种用审美人类学的方法研究民族艺术的做法引起了我的兴趣。审美人类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美学研究为什么要进行人类学转向,这种研究理念和方法对于民族艺术的研究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你的研究工作下一步有什么设想和计划?希望您能谈谈。
[Abstract]:Zheng Liao Mingju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Liao"): professor Wang Jie,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s noticed that in recent years you have been actively promoting the study of ethnic minority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 and anthropology.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published the Aesthetic Anthropology Series. Among them, the ceremony of looking for a Mother-an investigation of Aesthetic Anthropology in Nanning International Folk Song Festival, and the study of Aesthetic Anthropology of the Black dress Zhuang Culture, edited by you, made people feel fresh. Your practice of using aesthetic anthropology to study national art has aroused my interest. What kind of discipline is aesthetic anthropology? why should aesthetic research turn to anthropology? what i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idea and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national art? I hope you can talk about it.
【作者单位】: 民族艺术杂志社 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健云;;审美人类学的新贡献——评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J];云梦学刊;2006年05期

2 王杰;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初步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王杰,海力波;审美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意义[J];民族艺术;2000年03期

4 覃守达;;审美人类学神话机制研究方法论——以黑衣壮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09年05期

5 王杰,彭兆荣,覃德清,苏东晓;审美人类学三人谈[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王杰,海力波;审美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J];文艺研究;2002年02期

7 向丽;;审美人类学如何可能?[J];中国美术馆;2007年07期

8 曹红波;付渝涛;;四川苗族古歌审美人类学初探[J];飞天;2011年14期

9 何林君;环境学与人类学的审美结合简评汤龙发教授的《审美人类学》[J];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04期

10 尹庆红;;论文化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的联系[J];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均华;潘尚领;;黑衣壮族-泰老民族南迁途中的遗留群体[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2 覃守达;;黑衣壮审美人类学研究及其开发应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李仁和;李丽君;;三晋文化的研究方法[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4 孙世华;于洁;;黑云母的化学成分和研究方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黎庶;宋洁;胡福泉;;体内诱导基因及相关研究方法简介[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岑国桢;;品德心理研究方法:回顾与前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慧君;;“民主”与科学——对我国矿权理论研究方法的思考[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柴夏萍;;运动生物力学基本研究方法[A];北京力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杨继锋;刘宪平;;毒品来源推断研究方法综述[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黄锐;丁安伟;;近年来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方法概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向丽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激活美学对现实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旷;《基于项目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研究方法》[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3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安玉红邋温德成;请来顾客谈需求[N];中国质量报;2007年

4 王黎芳;口述一部家庭史[N];中国妇女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马文方;不拘一格降人才[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6 刘勋;黑衣壮:中越边境上的神秘部落[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7 区建军;黑衣壮扫寨祭祖祈丰收[N];中国民族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罗昌爱 徐怀谦;发现“黑衣壮”[N];人民日报;2001年

9 萧牧;黑衣壮 奇特而神秘的族群[N];西部时报;2005年

10 朱军辉;关注战术研究方法的创新[N];中国国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黔兰;信仰与美——回族文化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海力波;“做”黑衣壮:认同历史与文化表征[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王慧君;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田虎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包木太;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D];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

8 杨大松;产品设计的形态观及形态品质塑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杨健;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D];重庆大学;2008年

10 钱汝平;萧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芳;怀尔弗里德·范·丹姆审美人类学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万金鹏;史华慈毛泽东研究评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吕鹭;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乌吉木;蒙古语青海和硕特土语的特殊词语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薛彦晓;北京永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一线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6 孙戌星;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叶洪珍;王质《诗总闻》考论[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晓光;刘勰《文心雕龙》修辞内容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赵南;中国口译研究方法现况之考察[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10 叶茜;桂林文化底蕴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85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85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7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