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人的审美境界

发布时间:2018-12-27 12:38
【摘要】:人类审美境界形成的初始阶段 ,主要以崇利为基本形态 ,从工具和用具的改进与创新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人类审美境界形成的第二、第三阶段则分别以崇神、崇人为基本特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逐步形成独立形态的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 ,出现特定的审美境界。人类审美境界的内在层次有悦目悦耳、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等层次
[Abstract]: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formation of human aesthetic realm is mainly in the form of worship of profit, which can be seen from th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tools and appliances. The second and third stages of the formation of human aesthetic realm are based on worship of God, respectively. Respect for people 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actice, an independent aesth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objects is gradually formed and a special aesthetic realm appears. The inner levels of human aesthetic realm are pleasing to the eye, to the heart and to the spirit,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安阳师范学院宣传部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伟钧;;论法家的形成与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2 薄刚;;论王蒙文学消闲观的形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王宇;马朋林;;ICU的形成与发展[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年02期

4 肖珑;肖新英;;结构歧义的形成与消除[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10期

5 杨红斌;;论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6 王j9舜;i畇r中W 桘影最高sN的佳作——《晪W 大典》[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0年10期

7 黄昌勇;新月派发展轨迹新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8 王少华;唐代陕州姚氏文学世家的形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杨琪;试论国民军的形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李复斌;西洋管弦乐队配器的形成发展与中国民族乐队音响发展的不同轨迹[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娇;;便秘的形成及饮食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2 高雪华;;从中国古代的护理思想与实践谈中医护理学的形成[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潘正伟;;班级凝聚力形成的四步曲[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朱俊凤;;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5 苏运启;车桂萍;王世忠;李小平;;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现状及其形成原因[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6 张文昊;陈普;张闯;;傣医药理论的形成[A];《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傣医傣药专辑(一)[C];2007年

7 刘玲;李疆;匡玉疆;于强;;梨果实石细胞研究进展[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华晓燕;;作则奏之,止则节之——形成语文课堂教学节奏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张中平;;《淮南子》的农业气象观及其形成与意义[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劳在今日,利在永远”——气象史志的积累与挖掘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吴国娟;;试析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家居需求的五种层次[N];中国证券报;2001年

2 ;创联万网:服务更深层次用户[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3 蔡俊五;没有层次何来魅力?[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4 杨迅;南京购房者“层次分明”[N];中华建筑报;2000年

5 吕国庆;乒乓球金牌教练组将提高“文化层次”[N];中国妇女报;2002年

6 梁衡;散文“三美”[N];山西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陈雪根;京城房地产分出“层次”[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8 常绍舜;注意层次改革[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李健强;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N];人民日报;2003年

10 残雪;精神的层次[N];湖南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高峰;《内经》诊法学说的起源与形成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刘玉斌;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形成与转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3 解晓东;日本天皇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晓;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D];东南大学;2002年

5 曹航;资源外包的形成与演进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张彦;金融产业集聚的实现路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7 郭冬梅;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D];吉林大学;2008年

8 徐朝旭;中国古代科技伦理的起源与形成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王浩;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刘平;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形成与收益分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丹丹;初探新闻敏感的培养[D];广西大学;2005年

2 赵长涛;关于中度智力障碍学生体育课程形成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康长春;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4 张智;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慧;广东阳春国家地质公园岩溶洞穴的形成与保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汤红兵;湘鄂西红色文化的形成及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修珠;论古代简牍书写方式与今草的形成[D];河南大学;2006年

8 蒋明云;论民族声乐新传统的形成[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彦;蒂里希“终极关怀”思想的形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唐红;论荆轲—一个经典形象的形成[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93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93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a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