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略论

发布时间:2019-01-07 09:12

[Abstract]:......
【作者单位】
【分类号】:B83-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勇勤;梁启超趣味主义美学[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柴焰;;不囿成说 时出新见——评《从传统到现代: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嬗变》[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苏龙祥;;梁启超周作人趣味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04期

4 王德胜;;世纪学术转型与民族美学思想资源的新开掘——评金雅新著《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6期

5 刘明明;;浅谈近代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的融合——对龚自珍、梁启超、王国维的比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张敏;;千古兴亡多少恨 总付潮回去——试论梁启超《金缕曲》及其美学思想[J];艺术教育;2006年03期

7 黄沁茗,涂文迁;论梁启超“趣味教育”的思想内涵及历史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马建高;;论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现代审美主义追求[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金雅;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理论特质及其价值[J];文学评论;2005年02期

10 孙伟科;;转型时期美学思想研究的学术启示——评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彦顺;;论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刘绍春;;梁启超关于国民素质教育思想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韬;;毛泽东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宋守鹏;;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苏艾平;;论梁启超文化人格的意义[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6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启思[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肖良武;;公德·开拓·进取——梁启超“新民”观的历史启示[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8 朱存明;顾颖;;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现代性意义[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郑匡民;;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10 手代木有儿;;梁启超的史界革命与明治时期的历史学——关于晚清的进化论和历史观[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雅;梁启超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N];文艺报;2004年

2 侯福志;收藏“梁启超”[N];中国矿业报;2002年

3 王凯;梁启超死因之谜[N];中国档案报;2004年

4 李端 刘东虹;梁启超与北师大的建立[N];光明日报;2002年

5 李丽;梁启超的“利用外资观”[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6 记者 王大庆 庄建;梁启超陈寅恪风貌再现[N];光明日报;2010年

7 孙杰;梁启超与“饮水室手稿”[N];中国审计报;2002年

8 陈代湘;妙笔生花启超名噪 牛刀初试太炎遭嫉[N];光明日报;2010年

9 张家康;梁启超办报[N];人民政协报;2002年

10 郭松民;日本人何以两次帮助梁启超逃难[N];协商新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连云;为求觉世著文章[D];吉林大学;2008年

2 郑流爱;“平生怀抱在新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4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5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6 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D];武汉大学;2006年

7 王明伟;近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9年

8 姚雅欣;梁启超科学文化知行论稿[D];山西大学;2005年

9 段江波;危机·革命·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彭树欣;梁启超与中国文献学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恩波;梁启超“生活的艺术化”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2 姜莹;梁启超“新史学”观念生成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汪平秀;梁启超民族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03年

4 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雷蕾;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关口[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蒋海燕;鲁迅早年思想和梁启超新民说[D];河北大学;2003年

7 李艳红;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D];湘潭大学;2003年

8 陈勇军;仁爱之治与自由之治[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跃安;政治与文学的双重无奈[D];湘潭大学;2005年

10 靳路遥;“学术”背后的“思想”[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03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03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8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