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对象的感性特征及其构成
[Abstract]:Husserl, the founder of positive Phenomenology, believes that Kant's transcendentalism is not thorough enough and falls into mind and dualism. Only phenomenology can separate the mind from the object completely. Phenomenological phenomenon is not the representation of objective things, but pure consciousness. He put forward "essence intuitionistic", and in fact replaced perceptual intuition with it, in order to get rid of natural individual "shelter" to show or clarify "absolute directness". In this way, is sensibility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aesthetic object? If so, how is the object of aesthetic sensibility constituted?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t and natural perceptual phenomena? What is its concrete structure? These problems are relat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beauty and are worth exploring.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云涛;感性、理性与唯理性——文艺创作问题管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0年02期
2 陈汝春;形象思维的辩证唯物主义本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董驹翔;谈黑格尔的园圈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4 黄龙保;略论思维发展中的知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J];江淮论坛;1980年06期
5 周大风;浅谈音乐的美感[J];文艺研究;1980年06期
6 刘纲纪;关于马克思论美——与蔡仪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80年10期
7 夏甄陶;再谈实践的涵义和要素[J];哲学研究;1980年11期
8 佛雏;辨“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1期
9 楼昔勇;关于“共同美”的讨论[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2期
10 连青;山东省哲学学会召开实践标准理论研究讨论会[J];东岳论丛;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珍;王志超;;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现代冰川进退变化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章之蓉;谢瑞生;李俊;;声驯化鱼应用研究[A];首届粤港生物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韩健;;遗传病普查及诊断(演讲提纲)[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4 罗文;余世tb;栾树清;刘艳秋;;应用PCR检测自然流产胚胎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5 马庭元;原本旭;钟晓燕;;武汉市1251例孕妇妊娠期CMV感染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6 吴劲松;马先雄;;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宫内感染的敏感性与可靠性比较[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7 唐劲天;朱京丽;洛小林;王继英;佟芮;钟毓斌;;中子线束与质子线束肿瘤治疗的特征比较[A];Fast Neutron Radiation Therapy--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8 董竞成;;气道稳定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9 陆景琪;陆渔帆;;朱红灯领导的义和团反抗斗争评价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的飞跃[A];义和团平原起义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10 林碧英;;浅谈图书馆期刊工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A];走向新世纪——福建省第四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麦子;短发情结[N];兵团日报(汉);2000年
2 吴映红;光纤传感器发展动向[N];中国电子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张晴;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张同道;遥远的和身边的[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冰儿;如何护理缺水性皮肤[N];重庆商报;2000年
6 李想;隐形内衣成时尚[N];大众科技报;2000年
7 周志鹏;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N];广东科技报;2000年
8 王;诉诸儿童感性 尽现精巧构思[N];国际商报;2000年
9 张献和;商业银行应大力开展个人理财服务[N];光明日报;2000年
10 小仲;新潮化妆品[N];河北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建平;文艺美学的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孙大鹏;自然与技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D];复旦大学;2003年
3 黄文前;自由意志——叔本华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时振英;抗褐飞虱水稻B5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和第三染色体抗性位点Qbp1的精细定位[D];武汉大学;2003年
5 汤拥华;先验论美学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7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欧美;文学世界的诗性品格[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晓晶;池莉与当代写实小说的流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海静;美丑之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黄亚卓;陆机诗歌美学风格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梁海钢;审美与自由[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汪涛;唯美主义与康德美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桂枝;苜蓿抗褐斑病遗传标记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8 王玉兰;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冲突中的美学价值重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戴斐;心灵的瓦解与重建——潜意识本源影响下的艺术创造回归情结[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10 张悦;诗与思之和谐交融——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意象思维[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424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2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