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美学研究的三个面向

发布时间:2019-05-28 12:17
【摘要】:美学研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应面向大文化、面向精神和物质层面、面向应用。大文化将自然科学技术及人文科学完全包容,是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文化的整合。美学研究在关注精神层面的人文精神的同时,也应面向生活的物质层面,为科学与艺术、科学与美的结合,做出自己的贡献。美学研究面向应用,是从理论的高度分析解决这两个层面的实际问题,去创造美、宣传美。
[Abstract]:Aesthetic research shoul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times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t should face the great culture, the spiritual and material levels, and the application. The great culture completely contains natur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ities, which is the integration of spiritual and material culture. Aesthetic research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humanistic spirit at the spiritual level, but also face the material level of life, and make its own contribu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art, science and beauty. Aesthetic research is application-oriented, which is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t these two levels from the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to create beauty and propagate beauty.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中国建材出版社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途;“美起源于劳动”说异议——施昌东《“美”的探索》质疑之一[J];江汉论坛;1982年04期

2 彭修银;代茂堂;;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方法之选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3 王宁;;王朝闻艺术辨证法的理论基础初探[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2期

4 万志全;;《周易》美学研究三十年——现代、西化与未来[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高少锋;马克思对美学研究的重大贡献——浅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6 涵清;美学、文论与数学的关系[J];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02期

7 周来祥;建国以来美学研究概观[J];文史哲;1984年05期

8 刘山镇;文章美学研究试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9 杨存昌,李乾坤;山东省美学学会学术讨论会综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10 张松辉;开拓美学研究的新天地——读潘显一《大美不言》[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柯平;;美学研究中的可能缺漏(提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全国高校美学研究会选出新的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3 ;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召开会员大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4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及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年会在厦门大学举行[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6 黄应全;;从美学研究看学术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8 古风;;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各单位交流研究和教学情况[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10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佩林;美学研究的“关键词”[N];学习时报;2010年

2 刘悦笛;走上美学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人民日报;2010年

3 任雪;坚持美学研究的辩证唯物主义传统[N];文艺报;2010年

4 齐峰;建构时代美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5 刘悦笛;美学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艺报;2005年

6 汝信;美学也应关心民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7 马衍明;以新眼光打量美学经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汝信;富有创新精神的美学论著[N];人民日报;2008年

9 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山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齐峰;美学研究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董学文;美学研究的科学化转向[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3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江涛;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刘丹凌;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8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9 贾玮;梅洛—庞蒂现象学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宗泽;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D];西南大学;2008年

2 刘超;论卡西尔符号论文化哲学的美学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斌;马尔库塞美学的生存论阐释[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李黎;《淮南子》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唐圣;论美学与哲学的边界[D];新疆大学;2007年

6 李华强;走向美的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8 高波;论美学研究的现象学视角[D];山东大学;2005年

9 索浩峰;美学艺术主义批判[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宁海林;托马斯·门罗的美学研究方法述评[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87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87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c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