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黑格尔美学的迷误

发布时间:2019-09-03 10:44
【摘要】:本文扼要地分析了黑格尔的体系特点,认为这种特点在其美学中具备明显的副作用,概而言之是客观唯心体系对主体性的扼杀。具体而言,一是虽然潜藏着一个美的泛化的命题,但世人却不能充分感受到美的存在;二是它指出艺术是心灵的外化,但心灵的本质又不包括情感;三是虽对艺术的地位和前途作出了估价,但艺术解体后的绝对自由的实现却不切实际;四是虽然找到了一些艺术创作的动机,但理性与情感的关系并未妥善解决。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薛雯;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钟名诚;;中西交融的散文艺术观——朱光潜的散文思想与创作实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雪文;趋于人生的艺术,趋于艺术的人生——谈朱光潜的散文观与散文创作[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郭世轩;;消费社会下的文学经典阅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陈琰;;桐城派文论对朱光潜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薛磊;;论书评写作的公正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方国武;;《淮南子》文艺理想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蒯群;;荷尔德林诗观浅论——兼析其对中国现代诗歌现状的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杜蕾;;“译”犹未尽——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云;;消极补偿: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钟名诚;;朱光潜的传播思想与“京派”文学的“中兴”[A];2010年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现代文学部分)[C];2010年

5 陈以爱;;钱穆论政教关系[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特征修辞论[D];复旦大学;2003年

2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4 吴锡民;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诗学在中国(1979—1989)[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6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7 武新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D];复旦大学;2004年

8 熊元义;中国悲剧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之昂;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艳艳;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语文试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展;现代安徽诗人诗学批评[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丽芳;生态美学视阈下的沈从文小说创作[D];南昌大学;2010年

4 范琦;当代风景建筑地域性表达与创作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佳;中国当代私人化写作的道德观念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6 朱时君;美中有哀 哀而更美[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8 向诤;丰子恺文艺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俞燕;“诗与真”的不倦探索[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红;中国传统诗教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细妮;;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读书札记[J];华章;2011年16期

2 兴珊珊;;完美的真正含义[J];人生十六七;2005年06期

3 宋艺涛;;从缺陷中发现优势[J];涉世之初;2006年09期

4 余丽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基于生态学的角度[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5 王潇雅;朱艳丽;;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6 杨鉴生;吴留营;;例谈《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偏失[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安传芳;;“文学是什么”与“什么是文学”论[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8 郑岩;;谈俄语成语的构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9 杨少微;姚晓芝;;浅析史馆修史的利弊[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10 谭焕新;;网络翻译的利与弊[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燕;;Espresso表面质量缺陷检测系统在梅钢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许波;钟暗华;;略论进化心理学对传统的标准社会科学模式的反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杨振立;赫慧云;王健;;山东省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试验与研究[A];全国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成枢;崔冬梅;;建筑物下采煤研究现状及展望[A];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包存宽;何佳;周影烈;黄丽娇;黄爱兵;;环境规划体系创新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尉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存在的缺陷[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徐正恩;,

本文编号:2531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31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b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