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分享主义平台:物联网时代大众日常生活审美空间的新拓展

发布时间:2021-02-20 18:44
  互联网等极致技术所引发的剧烈变化,首先在大众日常审美生活中有突出体现。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的诸多现实"预设"前提,已被当今新兴物联网生产方式所改写,传统"电视消费时代"正在经历着向"物联网分享时代"的新转型。"日常生活审美化"所揭示的"混淆着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实在与影像被混淆"的趋向,在物联网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强化,并有重大拓展:大众不仅在"消费性"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着审美化,而且也在"生产性"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着审美化。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的诸多现实"预设"前提,已被当今新兴物联网生产方式所改写,传统"电视消费时代"正在经历着向"物联网分享时代"的新转型。在物联网分享主义平台上,大众无偿消费、分享着各种审美产品,但另一方面,大众也在利用物联网等极致技术提供的精神生产"神器",无偿生产、自由传播着各种审美产品,"分享主义平台"似乎正在成为海德格尔所谓的"诗意栖居"的空间。一种顺应物联网时代大潮的文化或美学理论的立足点,应是栖居在物联网分享主义平台上的大众日常审美艺术活动,文化和美学上的有效"话语体系"应是一种"互联网话语体系":在其中,大众是一个个审美"终端(terminal)",但又不是一个...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2018,(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由“创客”而“全面发展的个人”:物联网时代社会主义“共建共享”主体建构进程[J]. 刘方喜.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08)



本文编号:3043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043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8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