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素养培育研究——基于环境美学与设计学的交叉视角
发布时间:2021-06-05 09:11
中国社会审美需求增长和审美素养较低的矛盾日益凸显,单一化的审美教育模式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美育发展亟需突破传统视角,拓宽教育模式与路径。环境美学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视角,而设计学作为环境美的直接践行者,在塑造现代社会环境美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基于环境美学和设计学的交叉视角,开展美感普及教育,将为具体的美育实践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
【文章来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9(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环境美学的缘起及其美育作用分析
2 环境美学教育视域下提升审美素养的教育路径
2.1 家庭环境美育孕育于居家设计生活的日常
2.2 学校环境美育是拓展学校美育的切入点,也是普及设计审美知识的关键环节
2.2.1 将设计学基础知识作为环境审美常识引入课堂教学
2.2.2 学校环境美育应积极开展环境美育设计实践活动
2.3 社会环境美育既是环境美育的重要教育路径,亦是美育的归旨与目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色彩在构建城市形象中的价值及意义——以天津为例[J]. 蒋观祯.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1(02)
[2]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反思[J]. 凌继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硕士论文
[1]基于视觉心理理论的现代家居室内环境设计和谐性研究[D]. 崔巍.东北林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11875
【文章来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9(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环境美学的缘起及其美育作用分析
2 环境美学教育视域下提升审美素养的教育路径
2.1 家庭环境美育孕育于居家设计生活的日常
2.2 学校环境美育是拓展学校美育的切入点,也是普及设计审美知识的关键环节
2.2.1 将设计学基础知识作为环境审美常识引入课堂教学
2.2.2 学校环境美育应积极开展环境美育设计实践活动
2.3 社会环境美育既是环境美育的重要教育路径,亦是美育的归旨与目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色彩在构建城市形象中的价值及意义——以天津为例[J]. 蒋观祯.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1(02)
[2]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反思[J]. 凌继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硕士论文
[1]基于视觉心理理论的现代家居室内环境设计和谐性研究[D]. 崔巍.东北林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11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1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