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中国美学史”著述的盘点与评估
发布时间:2021-10-10 07:01
"中国美学史学科体系研究"笔谈对李泽厚、叶朗、敏泽、陈望衡、王文生、于民、张法、王振复、许明、陈炎、朱志荣等学者独著或主编的中国美学史著作做了客观的盘点和评估,并刊发袁济喜教授对祁志祥《中国美学全史》一书的评骘和夏锦乾编审对当下学界所倡导的风气之建议,对读者了解新中国中国美学史著述的历程和状况,综合评判各种著述的特点与得失具有参考意义。
【文章来源】:人文杂志. 2019,(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华夏美学》及其未完稿《中国美学史》
二、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 及其《中国美学通史》
三、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与陈望衡的《中国古典美学史》等
四、王文生的《中国美学史》和于民的《中国美学思想史》
五、王向峰、张法、王振复的中国美学史著述
六、许明主编的《华夏审美风尚史》与陈炎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史》
七、朱志荣主编的《中国美学简史》与《中国审美意识通史》
八、笔者的《中国美学通史》与《中国美学全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周代:“神”的祛魅与“人”的觉醒——论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个启蒙时期[J]. 祁志祥. 湖北社会科学. 2017(12)
[2]建构以“乐感”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美学学科体系(笔谈)[J]. 祁志祥,高楠,冯毓云,汪济生,张灵,寇鹏程. 学习与探索. 2017(02)
[3]从现代性审视《文心雕龙》文学观念的民族品格与时代特征[J]. 祁志祥. 人文杂志. 2012(01)
[4]从先秦到清末:中国人文思想史上的四次启蒙[J]. 祁志祥. 学术月刊. 2007(08)
[5]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试再论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J]. 李澤厚. 学术月刊. 1957(10)
本文编号:3427884
【文章来源】:人文杂志. 2019,(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华夏美学》及其未完稿《中国美学史》
二、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 及其《中国美学通史》
三、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与陈望衡的《中国古典美学史》等
四、王文生的《中国美学史》和于民的《中国美学思想史》
五、王向峰、张法、王振复的中国美学史著述
六、许明主编的《华夏审美风尚史》与陈炎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史》
七、朱志荣主编的《中国美学简史》与《中国审美意识通史》
八、笔者的《中国美学通史》与《中国美学全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周代:“神”的祛魅与“人”的觉醒——论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个启蒙时期[J]. 祁志祥. 湖北社会科学. 2017(12)
[2]建构以“乐感”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美学学科体系(笔谈)[J]. 祁志祥,高楠,冯毓云,汪济生,张灵,寇鹏程. 学习与探索. 2017(02)
[3]从现代性审视《文心雕龙》文学观念的民族品格与时代特征[J]. 祁志祥. 人文杂志. 2012(01)
[4]从先秦到清末:中国人文思想史上的四次启蒙[J]. 祁志祥. 学术月刊. 2007(08)
[5]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试再论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J]. 李澤厚. 学术月刊. 1957(10)
本文编号:3427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2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