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的功能衍变与设计表现研究 ——以汉阳区旅游纪念印章设计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17 13:12
四大文明古国都曾出现过印章文明,印章的使用是一个共同的文化现象——印章在作为传播载体时,有着打破文化壁垒、地域限制的先天优势。传统印章以标志示信为主要功能,是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的制度之器。我国的印章艺术与书法相结合形成特殊的篆刻艺术。在当代,基于印章特殊艺术表现形式与符号传播特点,旅游纪念印章被用来作为旅游景区文化活动的特殊宣传媒介。本文旨在探索印章在不同社会语境下,其功能、表达方式与信息传达效果之间的联系,最终指导设计实践——为汉阳区设计系列旅游纪念印章并策划对应推广活动。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印章起源与大致发展脉络。归纳不同社会背景,文化诉求下印章题材、图文布局、造型和审美的特点与功能的衍变以指导现代旅游纪念印章的定位与设计。按照“活动目的——集章方式——印章视觉元素表现——达到效果”的模板来对“上海世博会集章活动”、“台湾娜娜集章活动”、“高雄设计节——创意逛大街印章收集活动”这三个成功运用旅游纪念印章来进行地区营销与活动宣传的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印章的“功能诉求——表现形式——成果满意度”步骤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经验总结。研究最终得出游客对集章、赏章、敲章的热衷实际上是符号消费的...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探讨
1.2.1 关于中国传统印章研究
1.2.2 关于印章的东西方对比研究
1.2.3 关于印章现代功用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创新与拟解决问题
1.4.1 研究创新
1.4.2 拟解决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内容框架
1.6 研究范围与限制
2、印章的起源、定义与材质概述
2.1 印章的起源
2.1.1 中国印章的起源
2.1.2 西方印章的起源
2.1.3 印章发轫时代背景综述
2.2 印章的概念与界定
2.2.1 印章的定义
2.2.2 印章的分类
2.3 印章材质、印迹载体及钮制
2.3.1 印章材质
2.3.2 印迹载体
2.3.3 印章钮制
3 、传统印章的表现形式与功能的归纳
3.1 传统印章功能归纳
3.1.1 装饰赏玩
3.1.2 个人标志
3.1.3 封缄器物
3.1.4 公文凭证
3.1.5 权力身份象征
3.1.6 禳灾祈福
3.1.7 篆刻艺术载体
3.2 传统印章表现形式
3.2.1 以图为主
3.2.2 以文为主
3.2.3 图文并列
3.3. 传统印章艺术特点概述
3.3.1 制度意识和文化性格
3.3.2 图文适形和构成均衡
3.3.3 象征思维与辩证观念
4、现代印章设计创新与功能拓展探讨——以旅游纪念印章为例
4.1 旅游纪念印章的产生与界定
4.1.1 旅游行为与符号消费
4.1.2 印章的广告传播功能
4.1.3 旅游纪念章的产生与发展
4.1.4 旅游纪念章界定及构成要素
4.2 旅游纪念印章作为广告宣传媒介的案例分析
4.2.1 “微笑台湾319乡”娜娜集章活动
4.2.2 上海世博会集章活动
4.2.3 高雄设计节——“创意逛大街”集章活动
4.3 旅游纪念印章运用场合与传播特点
4.3.1 铁道交通纪念印章
4.3.2 地标景观纪念印章
4.3.3 文化活动纪念印章
4.4 旅游纪念印章印面设计与表现手法分析
4.4.1 图像符号的提取
4.4.2 抽象与具象表现形式
4.4.3 图文关系与印面布局
4.5 旅游纪念印章价值属性探究
4.5.1 文化价值
4.5.2 美学价值
4.5.3 纪念价值
4.5.4 商业价值
4.6 传统玺印对旅游纪念印章设计的启示
4.6.1 象征思维与抽象手法
4.6.2 艺术造型与图文布局
4.6.3 文化个性与地域性表现
5、实践案例——武汉市汉阳区旅游纪念印章设计开发
5.1 汉阳旅游资源概述
5.1.1 建筑古迹系列
5.1.2 自然生态系列
5.1.3 巷道交通系列
5.1.4 文化活动系列
5.2 汉阳旅游纪念印章设计定位与符号提取
5.2.1 表现手法与风格定位
5.2.2 印面文字符号设计
5.2.3 印面图像符号提炼
5.3 汉阳旅游纪念印章应用与推广方案设计
5.3.1 系列印章设计
5.3.2 集章活动设计
5.3.3 周边产品设计
6、总结与展望
6.1 印章的形式与功能衍变归纳与整合
6.2 对于印章形式与功能衍变的分析与结论
6.3 对旅游纪念印章发展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书法与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 吴晓慧. 艺术评论. 2015(10)
[2]楚国纹样中的视觉思维[J]. 张庆. 艺术科技. 2015(02)
[3]论中国传统印章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 李玉平. 艺术科技. 2014(01)
[4]论当代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范式[J]. 陈德洪,巫大军. 民族艺术研究. 2013(05)
[5]古代肖形印中的民俗文化表现[J]. 于洁.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3(01)
[6]篆刻艺术形式美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 李彦平. 美术大观. 2012(12)
[7]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分析——以上海世博会为例[J]. 曾琪洁,吕丽,陆林,朱付彪. 旅游学刊. 2012(05)
[8]符号经济视阈下世博印章的价值[J]. 谢美英. 宜宾学院学报. 2011(08)
[9]浅析肖形印[J]. 姜恩莉. 美术教育研究. 2010(02)
[10]关于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的断想[J]. 孙慰祖. 书法赏评. 2010(03)
博士论文
[1]楚国纹样研究[D]. 张庆.苏州大学 2015
[2]中国印章的特征和艺术性[D]. 金钟淳.中国美术学院 2009
硕士论文
[1]印章符号在湖北楚文化旅游视觉形象中的应用[D]. 易杨.湖北工业大学 2012
[2]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馆纪念戳章设计研究[D]. 沙莎.苏州大学 2012
[3]都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燕.华中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29463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探讨
1.2.1 关于中国传统印章研究
1.2.2 关于印章的东西方对比研究
1.2.3 关于印章现代功用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创新与拟解决问题
1.4.1 研究创新
1.4.2 拟解决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内容框架
1.6 研究范围与限制
2、印章的起源、定义与材质概述
2.1 印章的起源
2.1.1 中国印章的起源
2.1.2 西方印章的起源
2.1.3 印章发轫时代背景综述
2.2 印章的概念与界定
2.2.1 印章的定义
2.2.2 印章的分类
2.3 印章材质、印迹载体及钮制
2.3.1 印章材质
2.3.2 印迹载体
2.3.3 印章钮制
3 、传统印章的表现形式与功能的归纳
3.1 传统印章功能归纳
3.1.1 装饰赏玩
3.1.2 个人标志
3.1.3 封缄器物
3.1.4 公文凭证
3.1.5 权力身份象征
3.1.6 禳灾祈福
3.1.7 篆刻艺术载体
3.2 传统印章表现形式
3.2.1 以图为主
3.2.2 以文为主
3.2.3 图文并列
3.3. 传统印章艺术特点概述
3.3.1 制度意识和文化性格
3.3.2 图文适形和构成均衡
3.3.3 象征思维与辩证观念
4、现代印章设计创新与功能拓展探讨——以旅游纪念印章为例
4.1 旅游纪念印章的产生与界定
4.1.1 旅游行为与符号消费
4.1.2 印章的广告传播功能
4.1.3 旅游纪念章的产生与发展
4.1.4 旅游纪念章界定及构成要素
4.2 旅游纪念印章作为广告宣传媒介的案例分析
4.2.1 “微笑台湾319乡”娜娜集章活动
4.2.2 上海世博会集章活动
4.2.3 高雄设计节——“创意逛大街”集章活动
4.3 旅游纪念印章运用场合与传播特点
4.3.1 铁道交通纪念印章
4.3.2 地标景观纪念印章
4.3.3 文化活动纪念印章
4.4 旅游纪念印章印面设计与表现手法分析
4.4.1 图像符号的提取
4.4.2 抽象与具象表现形式
4.4.3 图文关系与印面布局
4.5 旅游纪念印章价值属性探究
4.5.1 文化价值
4.5.2 美学价值
4.5.3 纪念价值
4.5.4 商业价值
4.6 传统玺印对旅游纪念印章设计的启示
4.6.1 象征思维与抽象手法
4.6.2 艺术造型与图文布局
4.6.3 文化个性与地域性表现
5、实践案例——武汉市汉阳区旅游纪念印章设计开发
5.1 汉阳旅游资源概述
5.1.1 建筑古迹系列
5.1.2 自然生态系列
5.1.3 巷道交通系列
5.1.4 文化活动系列
5.2 汉阳旅游纪念印章设计定位与符号提取
5.2.1 表现手法与风格定位
5.2.2 印面文字符号设计
5.2.3 印面图像符号提炼
5.3 汉阳旅游纪念印章应用与推广方案设计
5.3.1 系列印章设计
5.3.2 集章活动设计
5.3.3 周边产品设计
6、总结与展望
6.1 印章的形式与功能衍变归纳与整合
6.2 对于印章形式与功能衍变的分析与结论
6.3 对旅游纪念印章发展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书法与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 吴晓慧. 艺术评论. 2015(10)
[2]楚国纹样中的视觉思维[J]. 张庆. 艺术科技. 2015(02)
[3]论中国传统印章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 李玉平. 艺术科技. 2014(01)
[4]论当代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范式[J]. 陈德洪,巫大军. 民族艺术研究. 2013(05)
[5]古代肖形印中的民俗文化表现[J]. 于洁.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3(01)
[6]篆刻艺术形式美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 李彦平. 美术大观. 2012(12)
[7]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分析——以上海世博会为例[J]. 曾琪洁,吕丽,陆林,朱付彪. 旅游学刊. 2012(05)
[8]符号经济视阈下世博印章的价值[J]. 谢美英. 宜宾学院学报. 2011(08)
[9]浅析肖形印[J]. 姜恩莉. 美术教育研究. 2010(02)
[10]关于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的断想[J]. 孙慰祖. 书法赏评. 2010(03)
博士论文
[1]楚国纹样研究[D]. 张庆.苏州大学 2015
[2]中国印章的特征和艺术性[D]. 金钟淳.中国美术学院 2009
硕士论文
[1]印章符号在湖北楚文化旅游视觉形象中的应用[D]. 易杨.湖北工业大学 2012
[2]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馆纪念戳章设计研究[D]. 沙莎.苏州大学 2012
[3]都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燕.华中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29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2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