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感文化视域下孔子审美境界研究
本文关键词:乐感文化视域下孔子审美境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境界”乃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发展的最终阶段,目前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在广度上和深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而对孔子审美境界的研究更是少得很,且缺乏深度,不成体系。本文从孔子一以贯之的“乐”字切入,抽象出其审美境界的三点要素,即情、中、和;且分层次而论之,即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另外,还有的放矢地探讨了孔子审美境界的历史影响及意义,这些正是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从文化背景、哲学基础、审美心理阐述了孔子审美境界生成之因,同时深度挖掘出其三大要素,即以“情”为本、以“中”为度、以“和”为美;第三部分对孔子审美境界分层次论之,“悦耳悦目”之代表为赏乐之乐、山水之乐,“悦心悦意”之代表为学习之乐、交友之乐,“悦志悦神”之代表为孔颜之乐、与点之乐;第四部分探究孔子审美境界的历史影响,以孟子之与民同乐、魏晋南北朝山水之乐和宋明理学家之孔颜乐处为例。同时,也高度概括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五部分是结语。本文对孔子审美境界进行研究,旨在为孔子美学乃至古典人物美学的深入具体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使中国美学理论建构得以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孔子 审美境界 乐 悦志悦神 历史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1
- 一、论文缘起与研究对象6-7
- 二、研究现状7-9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9-11
- 第一章 孔子审美境界生成之因及要素分析11-35
- 第一节 孔子审美境界生成之因11-18
- 一、文化背景11-13
- 二、哲学基础13-15
- 三、审美心理15-18
- 第二节 孔子审美境界的要素分析18-35
- 一、兴于诗:以“情”为本20-24
- 二、立于礼:以“中”为度24-29
- 三、成于乐:以“和”为美29-35
- 第二章 孔子审美境界的三个层次35-55
- 第一节 悦耳悦目:赏乐之乐、山水之乐36-41
- 一、赏乐之乐37-39
- 二、山水之乐39-41
- 第二节 悦心悦意:学习之乐、交友之乐41-48
- 一、学习之乐42-45
- 二、交友之乐45-48
- 第三节 悦志悦神:孔颜之乐、与点之乐48-55
- 一、孔颜之乐49-51
- 二、与点之乐51-55
- 第三章 孔子审美境界历史影响和现代价值55-65
- 第一节 孔子审美境界的历史影响55-60
- 一、孟子之与民同乐55-57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之乐57-58
- 三、宋明理学家之孔颜乐处58-60
- 第二节 孔子审美境界的理论价值、意义及启示60-65
- 一、孔子审美境界的理论价值60-62
- 二、孔子审美境界的现实意义及启示62-65
-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71
- 后记71-72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生;;审美境界与走向境界的审美[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2 马广先;关于审美境界的认识论考察[J];殷都学刊;1995年01期
3 卢忠仁;;缥缈美——一种具有特殊魅力的审美境界[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1期
4 李天道;中国古代审美境界生成论(一)[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5 聂振斌;儒道的审美境界──中国古代的形上追求[J];哲学研究;1998年09期
6 马广先;论人的审美境界[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崔慧香;;论审美境界[J];美与时代;2007年02期
8 高琳;;论晚明休闲的审美境界[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9 刘士林;;论苦难与审美境界[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10 张学军;中西传统悲剧审美意向与审美境界差异性之辨析[J];岳阳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起林;审美境界与叙述形态[N];文艺报;2003年
2 徐州师范大学校长 徐放鸣邋教授;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N];新华日报;2007年
3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刘起林;警惕战争影视剧猎奇倾向[N];人民日报;2010年
4 丛晓眉;在信仰中努力 在绝望中爱[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5 ;说“习气”[N];中国艺术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润攀;乐感文化视域下孔子审美境界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2 龙永红;论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审美境界及其现代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曹冶平;超越对象与自我[D];山西大学;2012年
4 周清平;语言视域中的审美境界[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乐感文化视域下孔子审美境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5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35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