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美和壮美的角度看自然美、艺术美和道德美——兼评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观
发布时间:2017-08-20 15:08
本文关键词:从优美和壮美的角度看自然美、艺术美和道德美——兼评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观
【摘要】:康德把审美对象区分为自然美、艺术美和道德美,而黑格尔只承认艺术美。康德还区分了"优美"和"壮美",黑格尔对此几乎完全忽略。在这两方面,黑格尔有失偏颇。壮美作为道德美的本质特征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应于康德所说的"自由的自律"。黑格尔把美定义为"理念的感性显现",强调了美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对于审美的感性直观的特征,康德有所忽略,因而有失偏颇。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所;
【关键词】: 优美 壮美 直观 康德 黑格尔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5ZDB016) 中国逻辑学会学术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CLZD001)资助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康德对美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把审美情趣区分为优美(Sch夁nen)和壮美(Er-habene)1,二者又被他分别称为“知性美”和“理性美”。相对而言,优美是静态的或纯 形式的,壮美是动态的或有内容的,甚至与人的道德密切相关。笔者接受康德关于优美和壮美的区分,并从这一视角出发,对于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磊;试论文学与道德的关系[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2 王娜;;浅看对美的超越——从道德美与美学美的角度分析《史记》中的悲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3 吕耀怀;道德感染的特性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1年06期
4 孙婧;;解读余华《兄弟》的道德美[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10期
5 Francis Bacon;何新;;Of Beauty[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04年07期
6 林学锦;雨果小说中爱情描写的道德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7 张学敏;孙犁论艺术的道德美[J];伦理学与精神文明;1984年02期
8 靖国平;道德的审美特性与德育审美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耿翔 贺小巍 陈艳;一对农民夫妇激活的道德链条[N];陕西日报;2012年
2 王国斌;道德蕴含的文化基因[N];吉林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海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维方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本文编号:707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0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