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木卡姆口述史研究
本文关键词:吐鲁番木卡姆口述史研究
【摘要】:口述史作为一种研究民间音乐历史的方法,可以更加直接地既关注音乐本身,又关注到“人”在音乐产生、传播和发挥社会效用的全过程,并将音乐同更广泛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本文以鲁克沁有关《吐鲁番木卡姆》的人群,即传承人、受众群、研究者等几个群体的口述历史入手,以吐鲁番木卡姆传承人吐尔逊·司马义的口述历史为中轴,以吐鲁番木卡姆受众群的口述为旁证,以研究学者及周边人员口述资料为支撑,通过对不同社会身份人员的访谈,获得音乐同社会、民族、群体和个人等不同生活的相互影响。探寻音乐与政治、经济、民俗及教育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力求通过吐鲁番木卡姆口述史研究,探寻吐鲁番木卡姆形成发展的历史渊源,厘清吐鲁番木卡姆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吐鲁番木卡姆 口述史 传承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绪论6-10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6
- 1.2 研究现状6-8
- 1.3 研究视角与方法8-10
- 2. 口述史在国内外发展进程的研究综述10-15
- 2.1 口述史在国外发展进程的研究综述10
- 2.2 口述史在国内发展进程的研究综述10-11
- 2.3 口述史定义和学科特点11-14
- 2.4 口述史与音乐史14-15
- 3. 吐鲁番木卡姆概述15-20
- 3.1 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15-17
- 3.2 吐鲁番维吾尔族概况17-18
- 3.3 吐鲁番木卡姆18-20
- 4. 木卡姆艺人与木卡姆20-25
- 4.1 木卡姆艺人与人文地理环境20-21
- 4.2 木卡姆艺人的身份、演出场合21-25
- 5、口述史与吐鲁番木卡姆25-32
- 5.1 吐鲁番木卡姆的传承传播方式25-29
- 5.2 现代传媒对吐鲁番木卡姆的影响29-32
- 6. 木卡姆艺人与历史32-38
- 6.1 吐鲁番木卡姆的历史渊源32-35
- 6.2 民间艺人及学者眼中的吐鲁番木卡姆历史35-38
- 7. 木卡姆艺人与社会变迁38-42
- 7.1 文化多元化进程对木卡姆发展的影响38-39
- 7.2 吐鲁番木卡姆与社会变迁中的适应性39-42
- 8. 结论42
- 注释42-44
- 附录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山;中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和木卡姆学会召开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议[N];文艺报;2010年
2 记者 阎蓉 实习生 李洁;中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和木卡姆学会召开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议[N];新疆日报(汉);2010年
3 努尔比亚·吐尔地;共同守护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N];新疆日报(汉);2010年
4 ;激情舞蹈绚丽文化[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5 记者 张晓艳;鄯善致力打造国际沙漠休闲城市[N];新疆日报(汉);2011年
6 首席记者 潘黎明;独具魅力的喀什噶尔乐舞[N];喀什日报(汉);2010年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N];新疆日报(汉);2010年
8 记者 陈丰;“新疆艺术能源”展震撼北京宋庄艺术节[N];新疆日报(汉);2010年
9 本报记者 朱晨;木卡姆,吟唱新疆美妙乐章[N];解放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 实习生 周捷莹;维吾尔人的传统文化实践空间——麦西热甫[N];新疆日报(汉);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燕;吐鲁番木卡姆的社会功能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2 李莎莎;鲁克沁镇吐鲁番木卡姆传承的教育人类学考察[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狄佳;吐鲁番木卡姆口述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鸿;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传承中心运行现状及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帅;维吾尔“木卡姆”相关术语的词源及演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秋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达斯坦”与歌剧《艾里甫与赛乃姆》唱段与之对比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乔鹏燕;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艺术特色[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武琴;吐鲁番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9 满尔哈巴;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哈密木卡姆奇[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3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03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