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音乐的二次创造与情感赋予

发布时间:2017-10-22 23:31

  本文关键词:音乐的二次创造与情感赋予


  更多相关文章: 二次创造 情感赋予 生命律动 乐谱解读 情理统一 情感表达


【摘要】:音乐的二次创造是一项复杂的表演工程。一是要注意音乐与生命的律动规律,重视人的存在,探究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二是表演之前深入钻研乐谱深含的思想内涵与复杂情感,以求准确把握和再现;三是在表演中把握情感与理智的统一,这是最根本的美学特征;四是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要准确把握速度、音准、音色对情感表达的制约作用。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二次创造 情感赋予 生命律动 乐谱解读 情理统一 情感表达
【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音乐学(教师教育)琵琶教学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2Y195
【分类号】:J604
【正文快照】: 音乐的“二次创造”是指音乐表演者依据作曲家的乐谱演奏或演唱。作为二次创造的主角,表演者既要忠实于原作的内涵和情感,又要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再现形式,还要在表演中传达出自己的情绪或感情。那么,音乐表演的目的是什么呢?表演者在把作曲家作品中的乐谱符号,准确地转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瑾;;音乐的意义[J];中国音乐;2008年01期

2 李晓薇;;浅析影响音乐表情的因素[J];中国音乐;2008年01期

3 程远;;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中的文化特质探究[J];音乐探索;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炳杰;申育林;;论欧洲合唱艺术的“和谐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刘丹;毕武胜;;论学生合唱综合能力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郭承波;;浅论建筑设计中的韵律美[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4 李道琳;孔子音乐思想的美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郑雅丽;;杜鸣心《新世纪少年钢琴组曲》的创作特点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6 康国晶;;情感——声乐教学的风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7 张敏;;浅谈如何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8 康晓蕴;;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9 张静亚;;浅谈《声无哀乐论》中的“声”“情”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10 张静亚;;《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铁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孙守迁;王鑫;刘涛;汤永川;;音乐情感的语言值计算模型研究[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尹维敏;;对音乐新课标实施以来“双基”教学的反思[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郭玮;;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Bennett Reimer与David J.Elliott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刘惊鸿;;论多元智能理论与音乐教育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张尉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感觉体验及实现途径[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向迎春;;论音乐教育的知行合一[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蔡蕾;;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黄文翠;;“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彰显——义务教育音乐教材两个不同版本的取样分析及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宋佳;;普通学校开设钢琴选修课的建议[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4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阔;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汤慧池;中美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价值取向及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周雅婧;现代视唱练耳教学理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孟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思考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玉兰;关于跨界演唱及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淋淋;从音乐社会学角度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阳;新课程背景下,表现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应用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珊;从彭丽媛、宋祖英、谭晶的歌唱艺术看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欢;传承古韵载新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玉;;试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和气韵在声乐演唱中的表达[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罗卉;;浅析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J];中国音乐学;2009年01期

3 范甜;;远离尘嚣的无言之美——解读中国古代的隐士思想精神[J];语文天地;2008年2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燕梅;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色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翠萍;二十世纪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学蕴涵[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莹;;浅谈中国画线条的生命律动[J];青少年书法;2009年06期

2 范迪安;;闽南风脉 浓郁华章 读吕超然先生的画[J];艺术界;2006年02期

3 杭纲;重塑心灵的丰碑[J];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06期

4 郭大篷;;高尚精神的生命律动[J];美术观察;2013年08期

5 郝栩甲;;聆听生命律动的声音——评《生活背负着泥土的体温》[J];星星诗刊(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6 陈岳双;;生命律动的写意性表达——《月牙儿》系列组画随感[J];艺术.生活;2010年06期

7 姜广举;;蕴涵生命节律之形而上之思——(书法哲学论纲下·书法形态论)[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刘玉凯;无名氏小说的生命律动——兼论中国40年代浪漫派的哲学精神[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9 杨春贤;;超越自我的生命律动[J];青岛文学;2012年06期

10 苏冰叶;;音乐的二次创造与情感赋予[J];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02期



本文编号:1080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080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c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