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声和七声音阶历史起源概述
本文关键词:我国五声和七声音阶历史起源概述
【摘要】:音阶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每首著名的歌曲,可以说都是由音阶发展而来,音阶的发展历史、文化底蕴,决定了每个民族自己音乐的特色,而中国的五声和七声音阶的发展决定了中国音乐的特点。
【作者单位】: 湖北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五声音阶 七声音阶 起源
【分类号】:J613.6
【正文快照】: 研究中国民族音乐,离不开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探讨其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助于我们厘清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根。那么我国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变动,有着什么样的特色,而它们又是怎么出现呢?一、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文明的华夏族的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爱华;;古琴意象在《聊斋志异》中的传递与深化[J];蒲松龄研究;2010年03期
2 杨艳香;;声有哀乐:论音乐的“情感”——以嵇康《声无哀乐论》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3 陈泓茹;;析心理素质与歌曲演唱[J];北方音乐;2010年12期
4 刘红梅;;唐诗中梧桐意象的友情意义[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5 夏旭光;王海华;;探究五声律的起源[J];电影评介;2008年09期
6 赵璐;;简论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的萌芽[J];电影评介;2009年15期
7 李金萍;;音乐之“道”——“大音”、“五音”中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J];歌海;2008年06期
8 张永健;;古琴“琴道”与发展古琴艺术的对策性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年04期
9 杜汉华;;音乐家屈原考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韩小菲;;对于民族音乐学者来说如何苦练“坐冷板凳”——节选自《有关清以前现存汉文文献中西域乐舞的归梳与互证》[J];黄河之声;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蓝雪霏;;畲族民歌与客家民歌的比较研究[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 张宇;中国建筑思想中的音乐因素探析[D];天津大学;2009年
4 吴叶;杨宗稷及其《琴学丛书》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邹燕凌;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涛;俯仰天地与中国艺术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颖;明清音乐记录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晓;表现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现代建筑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秦腔两种不同色彩旋律及曲牌、曲式的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孙小迪;参禅操琴 修心明性[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4 任霞;《楚辞》巫俗与祭祀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刘红;青歌赛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飞晔;元代赵孟,
本文编号:1082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08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