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崇高—剖视西方十九世纪音乐中的英雄锚摹
发布时间:2017-10-23 10:46
本文关键词:追寻崇高—剖视西方十九世纪音乐中的英雄锚摹
【摘要】:西方音乐中有大量描绘英雄形象的作品。本文将其中的英雄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体现力量、有着征服强力的超人英雄;第二类是充满渴望、崇尚精神追求的诗人英雄;第三类是荒诞疯癫、性格复杂的反英雄。文中探讨了以英雄为主题的音乐作品的创作特点,对几部代表性作品作了音乐本体分析与音乐文化意涵的阐释。本文试图通过对19世纪西方音乐作品中英雄主题描摹的梳理,探寻英雄和崇高的关系,反思其历史与现代的意义,让音乐艺术起到“照亮”的作用,听众可以从中获取积极的精神导向,并期望以此引发人们对于英雄与崇高的重新关注和探究。
【关键词】:西方音乐 英雄描摹 崇高精神 现代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序言7-10
- 第一章 超人英雄的勇力10-36
- 1.1 尚力——对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观照10-22
- 1.1.1 战胜恐惧11-16
- 1.1.2 克服痛苦16-17
- 1.1.3 悲剧命运17-22
- 1.2 活力——对生命的礼赞和境界的呈现22-33
- 1.2.1 英雄的激情与柔情22-29
- 1.2.2 英雄的其他人性特点29-31
- 1.2.3 英雄境界的呈现31-33
- 1.3 协力——崇高和优美的互补33-36
- 1.3.1 崇高与优美的协奏33-34
- 1.3.2 崇高与优美的二元一体34-36
- 第二章 诗人英雄的追逐36-55
- 2.1 幽愤——情感特征37-43
- 2.1.1 孤独与忧郁37-41
- 2.1.2 矛盾与纠结41-43
- 2.2 追寻——行为表现43-47
- 2.2.1 历经艰辛的漫游43-45
- 2.2.2 渴望与不懈追求45-47
- 2.3 涅磐——意义世界47-55
- 2.3.1 躯体的毁灭47-53
- 2.3.2 精神的圣化53-55
- 第三章 反英雄的对抗55-67
- 3.1 不屈服的疯癫56-62
- 3.1.1 疯癫行为56-59
- 3.1.2 拒绝死亡59-61
- 3.1.3 生命的殉道者61-62
- 3.2 愤世嫉俗的荒诞62-66
- 3.2.1 荒诞性62-64
- 3.2.2 内心冲突64-65
- 3.2.3 边缘化的英雄65-66
- 3.3 对抗必朽与崇高66-67
- 结语67-69
- 参考文献69-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凡;;探讨《曼弗雷德》交响曲的本质特征[J];大舞台;2010年05期
2 崔兵;;贝多芬交响乐中的“现代性”特征——以《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为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苏琳;;柴科夫斯基与他的《曼弗雷德》交响曲[J];音乐天地;2007年10期
4 牟春;“在他人的注视下”——昆德拉《不朽》的存在论解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1083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08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