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抄儿音乐及其音乐审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5:42
本文关键词:蒙古族抄儿音乐及其音乐审美研究
【摘要】:纵观蒙古族抄儿音乐现象中的音乐特点,从歌声到乐声无不体现出蒙古人对声音的理解以及对音乐审美的独特追求。不同的发声技巧、演奏方法所产生的特殊声响表达了不同的情感、传达了不同的信息。以蒙古族游牧文化为背景,运用抄儿音乐体系这一对蒙古族音乐独特的分类法,探究蒙古人对抄儿音乐的审美。从而揭示蒙古民族特有的音乐审美观。抄儿音乐现象不仅是蒙古族音乐的代表性艺术特征、音乐传统,也是蒙古先民在对自然音响原始形态认知的基础上发现的多声部、泛音化的音乐现象,更是蒙古族音乐审美观念与智慧的集中体现。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受其生产生活条件以及民族文化的影响,对音乐美的理解与追求存在较大差异。蒙古族多声音乐的发展,正是建立在以抄儿音乐现象为基础的抄儿音乐体系之中。并且,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蒙古族的传统音乐中,影响了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正因如此,分析与研究蒙古族抄儿音乐现象与民族音乐审美二者的联系,极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并且在对抄儿音乐审美研究领域相对滞后的情况下,笔者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在建构蒙古族音乐美学的学科建设中贡献一点力量。 笔者试图将存在于蒙古族传统音乐中的“抄儿”音乐现象和蒙古人的审美观、音乐审美观相联系。通过阐释抄儿音乐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形态及它与蒙古族游牧文化之间的情节,,深层次剖析蒙古族游牧文化之下的自然观、世界观、音乐观、审美观、人生观等思想系统作为合力对抄儿音乐的影响。抄儿音乐现象涉及到民族传统音乐中的吹、拉、弹、唱这四大领域,乃至影响了最具游牧音乐特征的蒙古族长调的音乐风格。“抄儿”这一多声音乐形态仿佛一种无形的力量始终羁绊着民族音乐的形态与风格;始终反映着民族音乐审美的理想与追求;始终传达着民族的信仰与理念;始终象征着民族音乐的灵魂与脊梁。
【关键词】:蒙古族 抄儿音乐现象 审美意识 音乐审美观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7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5
- 一、 研究对象10-11
- 二、 研究现状11-12
- 三、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12-13
- 四、 论文结构13-15
- 第一章 古代蒙古人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质15-24
- 一、 古代蒙古人的历史背景15-16
- (一) 13 世纪以前的蒙古人的历史背景15-16
- (二) 蒙元帝国时期蒙古人的历史背景16
- 二、 古代蒙古人的文化特质16-24
- (一) 地域特质17
- (二) 经济特质17-18
- (三) 民族特质18-24
- 第二章 浩林抄儿音乐现象与蒙古族音乐审美意识24-32
- 一、 “浩林抄儿”的产生24-25
- (一) 自然条件24-25
- (二) 人文条件25
- 二、 浩林抄儿音乐形态分析25-27
- (一) 一喉双歌演唱形态25-26
- (二) 二部音乐结构形态26-27
- 三、 浩林抄儿与古代蒙古族音乐审美思想27-32
- (一) 多声音乐思维的萌发27-29
- (二) 抄儿歌唱行为的产生29-30
- (三) 多声审美观念的确立30-32
- 第三章 冒顿抄儿音乐现象与蒙古族音乐审美意识32-38
- 一、 “冒顿抄儿”的产生32-33
- (一) 自然条件32-33
- (二) 人文条件33
- 二、 冒顿抄儿音乐形态分析33-35
- (一) 冒顿抄儿外观形态33-34
- (二) 喉啭引声演奏形态34
- (三) 多部音乐结构形态34-35
- 三、 冒顿抄儿与古代蒙古族音乐审美思想35-38
- (一) 乐器审美意识的诞生35-36
- (二) 混声抄儿现象的出现36-37
- (三) 多声审美尺度的延续37-38
- 第四章 抄儿音乐对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38-53
- 一、 蒙元时期的民族思想进程38-42
- (一) 封建游牧与蒙古族文化进程38-39
- (二) 封建游牧与蒙古族审美思想39-42
- 二、 抄儿音乐审美观对民族传统器乐的影响42-46
- (一) 弓弦抄儿的产生与运用42-43
- (二) 弓弦抄儿形态分析43-44
- (三) 多声音乐思维的内嵌44-45
- (四) 和声概念的析出45-46
- 三、 抄儿音乐审美观对民族传统声乐的影响46-50
- (一) 抄儿合唱的产生与运用46-47
- (二) 抄儿道音乐形态分析47-48
- (三) 抄儿音乐思维的暗涵48-49
- (四) 抄儿审美观念的升华49-50
- 四、 抄儿音乐审美观对民族宗教音乐的影响50-53
- (一)诵经中的抄儿之声50-51
- (二)信仰中的抄儿观念51
- (三)抄儿审美的历史沿袭51-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咏;;民族审美心理对中西音乐结构思维差异的影响[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乌兰杰;蒙古族佛教歌曲概述[J];音乐研究;1999年04期
3 刘再生;论中国音乐的历史形态[J];音乐研究;2000年02期
4 王次p
本文编号:1087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087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