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潘德列茨基《第八交响曲》音高创作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09:42

  本文关键词:潘德列茨基《第八交响曲》音高创作观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潘德列茨基 《第八交响曲》 音高 创作观念


【摘要】: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1933—)是波兰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西方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新音乐探索阶段的先锋派代表性人物。其前期创作中的“音色—音响”观念对20世纪先锋派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期的新浪漫主义作品顺应传统回归大潮,拥有广大听众。交响乐是潘德列茨基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他以“波兰贝多芬”的称号活跃于世界乐坛,迄今为止,他共创作了八部交响曲,《第八交响曲》创作完成于2007年,并在当年10月北京第十届国际音乐节上,由作曲家亲自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在保利剧院首演。 本文从音高创作中反映出的观念对潘德列茨基《第八交响曲》进行研究,分为三章。第一章为概述,首先对作曲家的生平、创作特征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内容进行阐述,为分析作品奠定史论基础;其次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概括,目前国内外对《第八交响曲》的专门性研究尚属空白。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音高材料的分析是研究传统音乐作品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从主题形象、音阶、特性音程和调式调性几个方面分析《第八交响曲》的音高材料,树的动机、夜的背景和思考者的形象贯穿于整部作品中,三者的形态区别较大,夜的背景呈块状、树的动机是短小的半音下行、思考者主题是三个抑扬格疑问句,音高组织形式不同,产生的音响也就不同;半音阶、五声音阶在此仅作为音乐素材出现,而不构成调式;三全音和平行五度的特性音程是使作品具有现代性的手法之一;各乐章调性间音程的关系反映出其数的创作观念,调性关系呈现出集合性,传统的大小调体系与现代的音集集合思维相结合体现出作曲家树的创作观念。第三章是作曲家的音高创作观念,分为树、数和中国元素的创作观念三节。树的创作观念是潘德列茨基对其新浪漫主义创作的独特阐释,从作曲家为树而作的音乐、树的灵感得出作曲家树的创作观念,树的精神是树的创作观念中最核心的部分;数的创作观念体现在数字象征和数列结构两方面,作品中数字的运用使音乐富于神秘性。中国元素的运用使这部作品富有东方色彩,那么《第八交响曲》就成为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研究,探索潘德列茨基的创作由先锋向新浪漫主义的转变及原因,探析树与数的音乐创作观念,中国元素的运用以及开启中国元素作品创作的先河。作曲家不断创新,不断尝试,他的音乐也在不断地发展,其综合性的作品包含越来越多地内容,体现出潘德列茨基的人文关怀思想。《第八交响曲》是其新浪漫主义创作的代表作品,,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使我们更好地解读潘德列茨基,更好地理解新浪漫主义。
【关键词】:潘德列茨基 《第八交响曲》 音高 创作观念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14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3
  • 第一章 概述13-23
  • 第一节 作曲家及作品13-19
  • 一、 关于作曲家13-16
  • 二、 关于作品16-19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19-23
  • 一、 研究现状19-21
  • 二、 研究意义21-23
  • 第二章 音高材料分析23-44
  • 第一节 主题形象23-32
  • 一、 树的动机23-26
  • 二、 夜的背景26-28
  • 三、 思考者的形象28-32
  • 第二节 音高组合32-44
  • 一、 音阶32-36
  • 二、 特性音程36-40
  • 三、 调式调性40-44
  • 第三章 创作观念探析44-62
  • 第一节 关于树44-49
  • 一、 树的灵感45
  • 二、 树的题材45-47
  • 三、 树的精神47-49
  • 第二节 关于数49-56
  • 一、 数字象征49-51
  • 二、 数列结构51-56
  • 第三节 关于中国元素56-62
  • 一、 音阶56-57
  • 二、 音色57-60
  • 三、 融会贯通60-62
  • 结语62-64
  • 附录64-70
  • 参考文献70-75
  • 致谢75-7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76-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中;拉威尔和声语言中的小二度现象[J];中国音乐学;199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旭儒;潘德列茨基早期音乐作品中的“音色—音响”观念及其创作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2 田艺苗;潘德列茨基早期作品中的复调技法[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毋茜;中西方五声性音乐语言表现方法和风格的比较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93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093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b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