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奏中的律动感知
发布时间:2017-10-27 14:04
本文关键词:音乐节奏中的律动感知
更多相关文章: 组块现象 期待机制 传统音乐节奏 分拍律动感 现代音乐节奏 微律动
【摘要】:本文主张在节奏训练中,加强内心律动感知的培养。在基于节奏的“组块现象”以及心理方面的“期待机制”理论指导下,论述了传统音乐节奏训练的核心是“分拍律动感”,与之相对应现代音乐节奏训练的核心则是“微律动”。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加强律动感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培养律动感知的方法与步骤,并将这一理论放到了节奏训练的各个阶段加以运用。
【关键词】:组块现象 期待机制 传统音乐节奏 分拍律动感 现代音乐节奏 微律动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13.7
【目录】:
- 内容提要6-7
- Abstract7-8
- 引言8-11
- 第一章 节奏律动感的理论基础11-22
- 第一节 律动感的基本概念11-13
- 一、 律动及其属性11-12
- 二、 节奏律动感的形成12-13
- 第二节 节奏律动感的心理表现形式13-16
- 一、 期待机制13-15
- 二、 组块现象15-16
- 第三节 节奏律动感的训练原则16-18
- 一、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16-17
- 二、 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17-18
- 三、 遵循实践性的原则18
- 第四节 传统节奏与现代音乐节奏在律动感知上的关联与差异18-21
- 一、 节拍结构19
- 二、 抑扬格现象19-20
- 三、 组块与组块比例运动20-21
- 第五节 本章小结21-22
- 第二章 传统节奏中的分拍律动感22-45
- 第一节 分拍律动感的特性与依据22-29
- 一、 分拍律动感的特性22-25
- 二、 分拍律动感的训练规律25-26
- 三、 建立分拍律动感的必要性26-29
- 第二节 分拍律动感的训练步骤与方法29-32
- 一、 利用分拍拆分节奏性训练29-30
- 二、 节拍器训练法30-31
- 三、 歌词训练法31
- 四、 听旋律打分拍训练31-32
- 五、 多声部训练法32
- 第三节 分拍律动感的实际运用32-44
- 一、 常规节奏中的节奏难点32-36
- 二、 不同分拍共存36-37
- 三、 混合拍子37-38
- 四、 变拍子38-41
- 五、 复杂节奏训练41-42
- 六、 不同分拍对位42-44
- 第四节 本章小结44-45
- 第三章 微律动——现代音乐的节奏感知45-69
- 第一节 微律动的特性与依据45-50
- 一、 微律动的特性45-47
- 二、 微律动的感知规律47-48
- 三、 感知微律动的必要性48-50
- 第二节 微律动的存在方式50-59
- 一、 以改变传统节奏重音为表现形式的现代节奏50-53
- 二、 与节拍有关的现代节奏53-55
- 三、 附加时值55-56
- 四、 与数理、结构有关的现代节奏56-59
- 第三节 微律动的感知59-68
- 一、 发音点、休止符的感知59-60
- 二、 时值距的感知60-62
- 三、 速度的感知62-63
- 四、 重音的感知63-65
- 五、 综合运用与感知65-68
- 第四节 本章小结68-69
- 结语69-70
- 注释70-73
- 主要参考著作及文献73-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也韵;节奏因素对节拍结构的影响[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Z1期
2 舒琛珍;节奏命名[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陈明礼;论音乐中的节拍二重性[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黄茜;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的节奏感及其培养[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张巍;论节奏与节拍的关系———对二者概念的评价与讨论[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张巍;;论音乐的节奏结构——对其中诸要素的讨论[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韩燕玲;;近现代音乐节奏的基本形态及其训练方法[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张巍;;节奏理论研究的历史描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孔云霞;关于现代音乐听觉训练的研究[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黄明智;节奏训练应以拍感训练为中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本文编号:1103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10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