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记》对后期音乐教育的历史性贡献考略
本文关键词:《乐记》对后期音乐教育的历史性贡献考略
【摘要】:《乐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综合性音乐美学著作,《乐记》中的"乐",涵盖了诗、歌、乐、舞,但主要以论述音乐为主。作为一部综合性音乐美学著作,《乐记》在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期音乐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 乐记 音乐教育 贡献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乐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思想精湛、自成体系的音乐理论专著。《乐记》中强调音乐的教育与教化功能,强调“心物感应”。自古以来,人们就已经意识到音乐对人的思想教育功能,《乐记》中对“礼”、“乐”的描述,更加证明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乐记》认为:乐能影响人的情感,影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Pr宇;;《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试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0期
2 王汀;;音乐社会功用之刍议——以《乐记》和《吕氏春秋》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3 鹿建柱;李淑明;;《礼记·乐记》与《唱论》研究[J];民族艺术;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强;;《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解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2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成;试论《乐记》的美学思想[J];焦作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邹荣,雷金银;对《乐记》音乐美学思想中几个重要论点的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李燕虹;漫谈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J];青年探索;2002年04期
4 钟明;;《唱论》——民族声乐渊源之探索[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苏志宏;《乐记》美育思想刍议[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小菲;;试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音乐生活;2006年04期
2 叶晓玲;;音乐教育应当注重“范本教育”[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曹瑞清;;浅谈音乐教育之我见[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4 罗永良;;音乐教育的美育价值探究[J];音乐天地;2009年01期
5 冯杰;;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格精神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教研);2011年04期
6 蒲英;;音乐格言[J];音乐世界;1992年07期
7 修海林;音乐教育科学的新成果──评何晓兵《音乐与智力》[J];音乐研究;1995年02期
8 晚学;比较音乐教育研讨会纪要[J];中国音乐;1998年02期
9 蒋海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江苏政协;1998年04期
10 冯芸,王世安;不断借鉴、立足国内、培养新世纪的音乐教育人才——谈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音乐;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鸿信;;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宋庆垒;;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承担音乐教育重任——浅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向文;;对目前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几点问题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程英华;;音乐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之关系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5 ;时代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A];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C];2006年
6 黄丽;;试论我国推进创造性主题音乐教育的几个维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毛理;;不容忽视的力量——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8 张尉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感觉体验及实现途径[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罗琴;;中美音乐课程标准比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方楠;;走进网络社会的高等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世生;音乐教育的理性飞跃[N];吉林日报;2005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董大汗;加强特色音乐教育[N];中国艺术报;2010年
3 文竹;孔祥东:功利主义影响音乐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李晋萍;音乐教育研究生忧思录[N];音乐周报;2005年
5 吕健;铃木镇一和他的音乐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方捷新;让音乐教育插上技术的翅膀[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安塞县沿河湾中心小学 刘渊;如何体现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N];延安日报;2011年
8 陶格斯;要重视学校的音乐教育[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9 高峰;北京启动“人人音乐教育”普及工作[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赵易天;音乐教育进化论[N];音乐周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资利萍;感性的呼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3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7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8 许洪帅;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论隐性化网络音乐教育对中学生音乐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红成;社区音乐教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梁a;构建美的教育 实施以美育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5 陈映蓉;乐者“乐”也[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马静;浅谈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资利萍;0—6岁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谢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波;论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香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本土化的研究与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129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129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