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浅析朱践耳《黔岭素描》之《月夜情歌》的和声手法

发布时间:2017-11-02 19:17

  本文关键词:浅析朱践耳《黔岭素描》之《月夜情歌》的和声手法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 异调配置 调域 巴托克和弦 非三度叠置 纵合性结构 线性思维


【摘要】:我国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是一位在创作上眼界开阔、体裁上涉猎广泛的大师级人物。这位大师的作品涉及到电影艺术、学术研究、音乐会演奏等各方面;形式涵盖室内乐、钢琴、声乐、交响乐(包括西洋管弦乐和中国国乐)等诸多领域。它们深深地植根于民族音乐的土壤之中,是在汲取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作曲技法创作而成的。朱践耳先生的创作,尤其是在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应用方面有着许多独到之处,和声手法值得每一位从事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学者研究、学习和借鉴。本文以首演于1982年第十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的交响组曲《黔岭素描》之第三乐章《月夜情歌》为例,从调式与调性、和弦、织体三个方面入手,对其和声手法做一个初步的分析,以期挖掘一些具有学术价值的精髓,和各位同仁共勉。
【作者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
【关键词】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 异调配置 调域 巴托克和弦 非三度叠置 纵合性结构 线性思维
【分类号】:J614.1
【正文快照】: 引言我国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是一位在创作上眼界开阔、体裁上涉猎广泛的大师级人物,其作品涉及到电影艺术、学术研究、音乐会演奏等各方面;形式涵盖室内乐、钢琴、声乐、交响乐(包括西洋管弦乐和中国国乐)等诸多领域,其中交响乐在他的作品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也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小红;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的成功探索——王建中《情景》解读[J];中国音乐学;2005年02期

2 崔永日;;论中国五声性民族和声的和弦结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杜宁;手风琴创作中的和声问题[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吴燕;;从江文也作品风格的演变中浅谈《七夕银河》[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李冬;;试析格里格声乐套曲《山之精灵》Op.67中的和声手法[J];音乐创作;2010年01期

6 江江;引商送羽 大漠长河 张志远《燕歌行》解读[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陈旭;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和声手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刘永福;;梳理与创新——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之学术特色[J];中国音乐;2009年03期

9 郑艳;;李斯特晚期钢琴作品突破性和声建构之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吕宏久;在旋律运动过程中展现的调式技巧[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晓江;;属七和弦中三全音的价值及律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钱一凡;孔江平;;民歌男高音嗓音研究初探[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咏;舒伯特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栾家;卡巴列夫斯基《24首钢琴前奏曲》和声技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蔡R,

本文编号:1132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132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8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