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维也纳三音和弦”的特性与应用意义

发布时间:2017-12-13 18:25

  本文关键词:“维也纳三音和弦”的特性与应用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维也纳三音和弦 十二音音乐 不协和音响


【摘要】:在十二音音乐背景中,和声材料失去了协和与不协和的对比,也失去了调性音乐中起着功能作用的稳定与不稳定关系。这样一来,勋伯格、贝尔格和威伯恩在寻求组织音乐新途径的过程中,常常把"维也纳三音和弦"应用于他们的作品当中,探索了音乐技巧与风格。这一策略性实践,使音乐创作中"不协和"的规范得以扩展。
【作者单位】: 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
【分类号】:J614.1
【正文快照】: 在“20世纪早期作品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音程和动机的细胞(即以音程组合或音高组合作为作品的构建模块),以及非三度的和音和非功能的线性关系,它们取代了我们熟知的三度结构和功能结构。”1其中,一个由增四度和纯四度构成的三音和弦,是“新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勋伯格、贝尔格和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三音歌》(湖北兴山民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2 采;;“三音院党建工作研讨会”在武音召开[J];音乐探索;1991年04期

3 周方跃;鄂西特性三音歌的演唱[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李冠宇;于洪志;李永宏;马宁;;基于决策树的藏语拉萨话三音子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3年09期

5 陈士森;三音集合的结构与排列组合形式[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万献初;“二音、三音”与“二反、三反”[J];古汉语研究;2004年03期

7 ;三音杂弹[J];娘子关;2004年03期

8 毛惜珍;;“毕竟”、“究竟”、“到底”用法的异同[J];中文自修;1994年10期

9 蒲英;;音乐常识辞典(四十)[J];音乐世界;1992年04期

10 张群;金陵制埙第一人[J];江海侨声;199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春;王作英;;基于语音学分类的三音子识别单元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龙从军;;藏语三音动词构词分析及自动识别方法[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应森炎;;英风飘西南[A];新四军江淮大学纪念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撰文 周明 章学彭;“三音山歌” 民间瑰宝[N];九江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江莉;湖北三音歌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86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286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f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