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情歌的审美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都市情歌的审美特征研究 出处:《聊城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爱情如歌。爱情对于中国民众而言具有重要的存在论意义。从都市情歌文本出发,把握都市情歌的审美特征,提高受众的审美能力,成为研究都市情歌的真正意义所在。多学科、多视点,多种研究方法和范式实现对都市情歌的全方位审美特征研究,,以期为流行音乐学科成长提供理论参照,为流行音乐创作提供理论形态阐释。 歌如岁月。都市情歌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步调一致。社会分化的矛盾形塑着都市情歌的文化面貌。把握都市情歌的动态流变过程,使人们的爱情观、价值观、社会心理变迁在歌的岁月中尽显成为本文写作的目标之一。 歌唱的背后,是人性的救赎、家园的守望、超越中的回归、无深度的体验,是质朴的民族文化、批判的现代精神和宣泄的后现代文化密切的缝合。本文的又一个创作兴趣点,在文化哲学的视野下探讨都市情歌的审美价值意义,全面把握和认识都市情歌与当代社会的结构同源性关系,在世俗图画的描绘中力图展示人性的百态。 歌唱的响亮。研究中发现,都市情歌的未来发展要尊重艺术创作规律,使艺术成为生命力,利润成为推动力。还要以宽容的眼光正视都市情歌与青年、社会的关系,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思维空间。更要在本土文化历时性时间维度和国际文化共时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兆钧;颠覆还是捧场?[J];读书;2002年02期
2 黄邦君;;意象叠加、现代手法与传统[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3 冯春玲;;黎锦晖的流行歌曲创作[J];音乐研究;2007年02期
4 陈文波;;浅议索尔音乐中福音歌与节奏布鲁斯的融合(上)[J];黄河之声;2009年15期
5 王磊;李建林;;关于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思考[J];人民音乐;2006年08期
6 王辉;;消费时代的中国流行音乐[J];人民音乐;2007年07期
7 高怡;;细读当代流行歌曲中的爱情[J];四川戏剧;2006年03期
8 陈聆群;;王人艺先生谈聂耳和黎锦晖[J];音乐艺术;1985年03期
9 项筱刚;流行音乐——20世纪中国音乐史建设亟需完善的课题[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法[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丽华;社会转型期中国流行音乐及其文化心理蕴涵[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郝巍;流行音乐文化的视觉解读[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3 苏品晶;流行歌词文化及其审美流变[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志辉;“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价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316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31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