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众音乐文化对科普兰音乐创作的影响
本文选题:美国大众 切入点:音乐文化 出处:《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摘要】:在科普兰的音乐创作中,美国大众音乐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早期的钢琴曲《活泼》,作为科普兰最早融进商业流行音乐音调的作品,表明作曲家所受到的流行音乐影响久已有之;而《戏剧音乐》这部科普兰回到纽约后最重要的一部明显表现出爵士特征的管弦乐作品,以及牛仔芭蕾《小伙子比利》中对牛仔歌曲的成功运用,都显示出了美国大众音乐文化对科普兰音乐创作的深层影响。
[Abstract]:In Copland's music creation, the American popular music culture influence is obvious.The early piano music vivacity, as Copland's earliest melodies into the commercial pop music tone, shows that the composer has been affected by pop music for a long time."Drama Music", one of Copland's most important pieces of orchestral music since his return to New York, and the successful use of cowboy songs in the cowboy ballet "Billy the Boy,"Both show the deep influence of American popular music culture on Copland's music creation.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6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小曼;;洛可可音乐文化浅议[J];新西部;2010年01期
2 韩育民;;多元文化情境中的哈萨克族音乐文化[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余智;;梅西安音乐创作及其代表作《异国鸟》简析[J];乐器;2010年02期
4 李兴梧;;略论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器乐艺术的“新”成就[J];音乐天地;2010年02期
5 赵晶;;巴托克《为弦乐、打击乐、钢片琴写的音乐》第三乐章结构对位初探[J];音乐天地;2010年02期
6 宋超;;谈音乐听觉训练中的几个误区[J];音乐天地;2010年02期
7 杨秦生;;谈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色彩性[J];音乐天地;2010年02期
8 宫修建;;川南“盐工号子”的社会及艺术功能价值[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邓俊奇;;探析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理念与实践[J];艺苑;2010年01期
10 吕钰秀;;传统的延续或摒弃?——关于台湾原住民的流行音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祖荫;;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三题[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刘诚;;论和声分析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刘晓江;;属七和弦中三全音的价值及律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卢璐;;谈高师和声教学内容的调整[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郑刚;;师人长技 济时之需——评新版《调性和声及二十世纪音乐概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宋迪;;浅论高校传媒音乐教育中和声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柴志英;;跟上时代的脚步——对和声教学体系的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张颖雪;;和声教学改革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廖彦;;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基础和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刘冬云;;高校音乐专业键盘和声技术训练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朝洪;市中区:素质教育硕果累累[N];乐山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毕红梅;最是骄阳红似火[N];淄博日报;2010年
3 记者 何超群;音乐家何占豪表示乐意提供帮助[N];绍兴日报;2010年
4 ;中国音乐家协会章程[N];中国艺术报;2010年
5 记者 王庆环;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筹备顺利[N];光明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稹;跃动音符迎来喜悦新春[N];杭州日报;2010年
7 杨特团 郑文典 林佳仁;“漳州哪吒鼓乐”国家级“非遗”申报工作全面展开[N];闽南日报;2010年
8 任秀萍 王春鲜;农民作曲家史掌元音乐创作六十周年座谈会召开[N];中国艺术报;2010年
9 王仁刚;中国音协第七届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N];中国艺术报;2010年
10 见习记者 丁静 记者 张谯星 实习生 范淳钰;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建议 海南应创建一个音乐创作基地[N];海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海准;《乐学轨范》唐部乐器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卫亚浩;宋代乐府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冶鸿德;汉斯·维尔纳·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6 王菲菲;论南宋音乐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及其历史定位[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7 张斌;宋代的古琴文化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6年
8 吴大顺;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9 周炜娟;论勃拉姆斯音乐的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10 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名赫;SNS网络的音乐文化传播[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2 宋洁;走进西班牙[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3 侯川;山东出土东周诸侯国乐器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4 吴培林;论李斯特《奥伯曼山谷》的创作特点和演绎方法[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5 黄佳;新浪漫主义的抒情演绎[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6 魏巍;关于二胡演奏艺术二度创作的若干思考[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7 降婷;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8浅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8 李楠;动机化的声部进行对整体结构的控制作用[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9 常远;概论关乃忠的艺术道路与二胡曲创作[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10 佘雅娅;想象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的运用[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704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704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