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发展下的中国流行声乐艺术跨界刍议——以周杰伦音乐作品为例
本文选题:多元文化 切入点:流行声乐艺术 出处:《音乐创作》2014年10期
【摘要】:时下中国流行声乐艺术的发展新方向受到越来越多音乐人的关注,多元文化发展下,中国流行音乐仅仅依靠单一形式或模式来求索新发展已是难上加难。本文立足于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方式,以"跨界"为主要切入点,以周杰伦的音乐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希冀能够抛砖引玉,对于新时期的中国流行声乐艺术"跨界"现象的研究有所裨益。
[Abstract]:Nowadays, more and more musicians pay attention to the new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p vocal music.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culturalism, 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Chinese pop music to seek new development only by relying on a single form or mode.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is period, taking "cross-border" as the main breakthrough point, taking Zhou Jielun's musical work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hoping to be able to open a brick to attract the jade,It is beneficial to the study of cross-boundary phenomenon of Chinese pop vocal music in the new period.
【作者单位】: 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基金】:2013年度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国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跨界范式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13B088
【分类号】:J6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费树发;;古情今韵——周杰伦的“中国风”[J];大舞台;2012年05期
2 梁雪;;跨界音乐对高校声乐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J];北方音乐;2014年05期
3 李娜娜;;流行歌坛“中国风”歌曲的民族化研究[J];人民音乐;2011年02期
4 喻珂;;浅论20世纪音乐对传统音乐的反叛[J];艺海;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费树发;;古情今韵——周杰伦的“中国风”[J];大舞台;2012年05期
2 冯岚岚;;中国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吸收运用[J];焦作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崔璨;;传统与时尚的流变、创新与整合——文化哲学视野下的周杰伦音乐[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04期
4 崔佳;;根植传统,引领时代——探究周杰伦作品中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秋敏;;浅析周杰伦专辑中歌词的传统化修辞[J];词刊;2007年04期
2 张晓;;流行的中国风——浅谈当下中国风歌曲的创作特点[J];大众文艺;2011年03期
3 李春华;;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与流行音乐时尚[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王佩雯;;方文山中国风歌词创作的复古与创新[J];教育探究;2007年02期
5 周兴杰;;论当代流行歌词与古典诗词之关系[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6 万志全;;当代流行歌曲的审美反思与重建[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06期
7 滕朝军;张军平;母华敏;;论“中国风”歌曲的独特性[J];名作欣赏;2011年36期
8 李娜娜;;流行歌坛“中国风”歌曲的民族化研究[J];人民音乐;2011年02期
9 何纯梁;;“跨界音乐”对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的启示[J];人民音乐;2011年11期
10 王杰;;方文山“中国风”歌词对中国古典元素的运用[J];文学教育(中);201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家燕;;关于声乐艺术中“声”与“情”关系的哲学思考[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郭剑;;论声乐艺术审美心理的构建[J];艺海;2009年03期
3 段萱庭;;如同花儿开在春风里——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声乐艺术现象的回顾[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7期
4 赵玲;;论声乐艺术中声、情、意的结合[J];社科纵横;2009年06期
5 徐彪;;声乐艺术民族化探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6 王庆梅;;声乐艺术的多元化[J];艺术教育;2009年09期
7 杨洛;;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声乐艺术[J];大众文艺;2010年01期
8 曾霞;;浅谈声乐艺术中想象力的培养[J];才智;2010年05期
9 李娜;;歌者的灵魂——谈声乐艺术的表现[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潘丽君;;论声乐艺术研究的路径——科学与人文的交合[J];美与时代(下);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余华;;浅论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创新[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邹丹丹;;声乐初学者的学习方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王凡;;声乐艺术与环境关系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4 王建国;;两部声乐艺术翻译著作的比较与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建良;;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训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王丽艳;;浅谈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董振国;;在声乐教学中怎样认识歌唱综合规律的掌握[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霞;陈光林王素毅等出席肖黎声声乐艺术中心成立揭牌仪式[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2 张秀艳;首倡之作[N];光明日报;2001年
3 通讯员 兰永青 本报记者 宋莉;唱起歌来乐悠悠[N];长春日报;2006年
4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杨宝刚;浅谈西洋声乐艺术的民族化[N];新乡日报;2008年
5 石惟正;沈洋声乐艺术思考[N];音乐周报;2009年
6 王林;耄耋之年再现昔日辉煌[N];华夏时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金惠子;默默耕耘数十载 只为花儿竞相开[N];音乐生活报;2011年
8 杨阳;唱歌到底用不用嗓子?[N];音乐周报;2014年
9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李松;民族声乐的“我是谁”之惑[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谷雨;沉浸在声乐教学的海洋里乐不思蜀[N];音乐生活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静;论声乐美学对声乐艺术的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睿;接受美学视阈下声乐艺术跨界交融现象探析[D];西南大学;2009年
3 周沫;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声乐艺术与其它学科交叉研究文献的量化分析[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4 樊引娣;演唱情绪在声乐艺术中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冰;关于声乐艺术中“声”与“情”关系的哲学性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韩雪静;建国十七年中国声乐艺术“土”“洋”之争的历史回顾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琦;浅谈声乐艺术中的情感表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曹洋;论想象在声乐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珂;中国当代声乐艺术中的器乐化现象探析[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10 陈建彬;西洋声乐艺术本土化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探讨[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718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718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