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化重竹琴马试用于402扬琴的声学分析研究
本文选题:碳化重竹 + 扬琴琴马 ; 参考:《中国音乐》2014年04期
【摘要】:本文对以优选炭化重竹制成的扬琴琴马用于扬琴演奏中的声学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寻求更佳的材料,以实现扬琴声音品质的提升。"碳化重竹"是目前在民用建筑领域(仿古家具、仿红木地板)广泛用于替代珍稀木材的主要材料之一。将其作为实验材料,主要考虑到:1.其材料本身就是为替代红木而研发的,将其运用于扬琴琴马制作对扬琴声音的品质具有可控性;2.其主要成分为竹材,有相当的生态意义;3.目前此材料技术比较成熟,但并未受到乐器制造业的关注。因此,可以作为"以竹代木"用于扬琴制作的一个新的尝试。文章主要是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实验设计与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一、碳化重竹材料的来源及介绍;二、实验设计;三、实验过程;四、实验分析及结论。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coustic effects of the yangqin horse made of carbonized heavy bamboo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in order to find better materials to improve the sound quality of yangqin. "Carbonized heavy bamboo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civil architecture (antique furniture, mahogany flooring) to replace rare wood one of the main materials.Take it as an experimental material, mainly considering to 1: 1.The material itself was developed to replace mahogany and used in the making of yangqin horses to control the sound quality of yangqin.The main component is bamboo, which has considerabl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At present, this material technology is more mature, but not by the musical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attention.Therefore, it can be used as a new attempt to make yangqin with bamboo wood.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design and analyze the experiment.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first, the origin and introduction of carbonized heavy bamboo material; second, experimental design; third, experimental process; fourth, experimental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
【分类号】:J632.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树森;马文龙;曾剑峰;彭程;;基于abaqus的木材抵抗高速撞击能力的仿真实验研究[J];现代科学仪器;2013年01期
2 吴冠霖;范丽颜;孔凡国;;基于NASTRAN的FRP反曲弓设计分析及寿命计算[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丽宇,鹿振友,申世杰;白桦材12个弹性常数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冯冰;杨临弟;;文县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分析[J];甘肃林业科技;2006年01期
3 朴春阳;;家具强度的设计[J];国外林业;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月宁;扬琴演奏技术与方法的运用[J];乐器;2003年01期
2 于海英;扬琴的单音止音器研究[J];乐器;2003年03期
3 邝晴;我国第一部扬琴教材《琴学新编》的历史价值[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韩晓莉;;扬琴重奏的历史、演变和发展[J];艺术教育;2004年05期
5 姚晓琴;谈扬琴的技法与艺术表现[J];艺术百家;2004年01期
6 李萍;“德西玛”的变迁与中国扬琴艺术[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王薇;浅析“松”在扬琴演奏中的重要性[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8 张志远;论扬琴演奏的心理境界与思维活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王珍;中国扬琴 琴竹演变过程及未来发展的构想[J];黄河之声;2004年06期
10 熊英;;第八届世界扬琴大会暨国际扬琴艺术节组委会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4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叶青 通讯员 邓苏丹;木的琴,让粤升扬琴名扬四海[N];广东科技报;2012年
2 思哲;500多名扬琴专业学生杭州竞技[N];中国文化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胡芳;扬琴还可以这样玩[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林俊卿;扬琴[N];福建日报;2001年
5 陈壮;闲话扬琴[N];江淮时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刁艳;扬琴学科建设再受关注[N];音乐周报;2005年
7 王臻青;于海英:提升扬琴音乐意境[N];辽宁日报;2006年
8 邝晴;扬琴上的“西北风”[N];音乐周报;2006年
9 ;《海的遐想》展示民乐完美境界[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悦;刘月宁:小扬琴敲出的“大视野”[N];中国艺术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强;黄河扬琴作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芳;东北扬琴流派的主要特点及教学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娟;新中国扬琴艺术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4 王婕;论中国扬琴伴奏艺术[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5 张莉;新疆扬琴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易先玲;梁瑞华教授扬琴艺术述论[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7 祁琳;扬琴重奏的演奏与作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麻文广;近十年来扬琴创作方面的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李向颖;中国扬琴源流及当代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10 王珍;扬琴流派再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36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736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