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文革”歌曲之探究
本文选题:内蒙古 + “文革”歌曲 ; 参考:《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歌曲作为“文革”时期重要的创作体裁,,承载着传播当时时政思想,颂扬领袖的重要使命。本文将从具体地方——内蒙古地区为研究范围,以“文革”歌曲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进行初步地探究。歌曲作品作为“文革”时期较为重要又别具代表性的部分,可以说既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当时的审美需求又与其他音乐体裁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当时特殊时期产生的“文革音乐”,势必要从其产生的政治大环境出发,进行科学的梳理分析与评价内蒙古地区声乐作品的各个层面与架构。 对“文革”歌曲的分析以音乐本体形态为基础,主要以当时出版的歌曲集和音乐课本为研究对象,认真剖析内蒙古地区“文革”歌曲的各个层面,包括:典型歌曲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及旋律发展等元素一一列举说明;再加以美学与音乐欣赏的角度进行思考,并结合时代背景客观地一分为二地剖析特殊时期政治环境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及作品本身在此时期呈现出的独特面貌。并从音乐欣赏角度出发,考量此时期歌曲的主要特点以及存在原因。欲将当时歌曲创作客观地呈现并给予评价,以此来关照当代音乐事业的发展,达到知往而鉴今的真正目的。 本文计划分三个部分进行叙述。第一部分,将概述“文革”的政治环境及音乐文化领域受到的重大影响;第二部分,将对内蒙古地区在此时期的声乐作品即歌曲作品进行梳理分析;第三部分,将会从多个视角对“文革”时期内蒙古地区声乐作品来剖析和阐释。运用诸如: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历史学等知识来进行分析;在最后的结语部分,会关照“文革”时期内蒙古地区声乐作品的存在,进一步得出结论并以此来结合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大环境,特别是内蒙古地区近些年的不断发展,音乐文化领域也呈现色彩斑斓的共荣局面等方面进行阐述。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writing style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ongs carry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spreading the current political thoughts and praising the leader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specific area-Inner Mongolia region as the research scope, "Cultural Revolution" song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micro point of view to explore preliminarily. As an important and representative par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ong works not only affected the aesthetic needs of the broad masses at that time, but also had an inevitable connection with other musical genres. As a special perio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usic", it is bound to proceed from its political environment,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Inner Mongolia area vocal music works of all levels and structures. The analysis of the song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s based on the form of music itself, and the collection of songs and music textbooks published at that time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various levels of the song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Inner Mongolia are carefully analyzed. Including: the musical structure of typical song works, the mode of tone and melody development and other elements listed one by one, and then aesthetic and music appreciation of the perspective of thinking, Combin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analyzes objectively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on the artistic creation in the special period and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e works themselves in this period.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 appreciati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ng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ir existence.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present and evaluate the creation of songs at that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ca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music and to achieve the true purpose of knowing the future and learning from the present. This article is planned to be described in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will outlin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f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major impact on the field of music and culture; the second part, will be the Inner Mongolia region in this period of vocal music works, that is, songs for analysis; the third part, The vocal music works of Inner Mongolia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eriod will be analyzed and explained from many angles. Using such knowledge as music sociology, music aesthetics, history and so on; in the final conclusion, it will take care of the existence of vocal music works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Further draw a conclusion and combine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music culture diversifica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especially in Inner Mongolia in recent years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music culture field also presents a colorful situation of co-prosperity and so on.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静;;声乐学习中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1年19期
2 李遇秋;;歌曲创作知识谈之十——三句和五句、六句的乐段[J];小演奏家;2011年07期
3 宋雷;;关于歌曲演唱二度创作的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谢世超;;声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性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5 刘丹;;辛亥百年纪叔同[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6 小菲;;王蓉写真集[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5年03期
7 黄红纲;;声乐教学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赵季若;;浅析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5期
9 孙炯;;论歌曲创作的艺术表现力[J];黄河之声;2011年12期
10 ;2011年度“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优秀少儿歌曲征集启事[J];儿童音乐;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吟诗与歌曲创作[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2 樊鸣雷;;如何创作行业歌曲[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施王伟;;谈现代歌曲创作的走向[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小民;;试论“情”在歌曲创作中的位置[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贾允常;;群众歌曲创作中的几个问题[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徐锺东;张树礼;;谁来为工人歌曲创作的贫乏买单[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郝向明;;少儿歌曲创作中的民族特色[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8 蔚鸫;牟学农;;在歌声中崛起、在歌声中前进——衢州市业余歌曲创作群体侃谈[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9 牟学农;;打出我们的“拳头产品”——衢州市业余歌曲创作发展的战略研究[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杨成秀;;沈心工与白话文——兼论我国近代白话体歌曲创作的初始阶段[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 吴霜;一位歌者和她的心声[N];音乐生活报;2011年
2 陈晓虎 刘佳婧 万文;谁点了少儿歌曲创作的“死穴”[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牟丹;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华北赛区初选揭晓[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牟丹;“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中国音协创委会报送作品初评结束[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万文莲;“田野的春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歌曲创作颁奖盛典在安徽举行[N];中国艺术报;2008年
6 记者 陈熹;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N];湖北日报;2008年
7 记者 陈熹;荆曲冠居华南[N];湖北日报;2009年
8 华北办;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华北赛区评选活动结束[N];中国艺术报;2009年
9 驻京记者 江胜信;“到了出更多好歌的时候”[N];文汇报;2009年
10 音文;优秀少儿歌曲创作推广理论研讨会在京举办[N];中国艺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静;歌曲翻译三符变化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冯存凌;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诗乐关系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乔邦利;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张娟;台湾新音乐(1945-1960)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5 刘奇;莫里斯·奥阿纳音乐语言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卿菁;美国百老汇“整合音乐剧”[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7 傅显舟;音乐剧歌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陈美兰;台湾民间歌曲的治理效应与审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高贺杰;因“韵”而“声”[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陈晶;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圆圆;印青歌曲艺术特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金磊鑫;蒙古族风格歌曲的创作与演唱[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芮晓华;张彬艺术成就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杜晨;歌曲在中国近现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晏文;黎英海歌曲选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双松;贝多芬《三首歌曲》(OP.83)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祁慧;内蒙古地区“文革”歌曲之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9 樊彩霞;印青声乐作品创作特征论[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季炎;浅谈青歌赛中四首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唱把握[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026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02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