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葛铭对“旋宫转调”概念之求解与索考

发布时间:2018-07-29 17:09
【摘要】:宫高随律高而旋移、调高同宫高而移转,形成为中国传统宫调学之核心理论——"旋宫转调"。但辞书《中国音乐词典》却把"旋宫转调"辞条误释之为"旋宫,指调高的转换;转调,指调式的转换"。①这种把统一完整概念,剥离原意,又分割为"调高"和"调式"两层内涵的"创新"解释,实与中国传统宫调学之演化轨迹大相径庭。今援引清人葛铭对"旋宫转调说"命题的"五宫之旋"求解和对"十二律旋宫"的"纲·目"结构索考,以明"旋宫转调"之本体内涵和整体构架。
[Abstract]:The palace Gao, with the high and high rotation of the law, was transferred high to the palace, which was formed as the core theory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alais. But the dictionary < Chinese music dictionary > was misinterpreted as "the pala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height, the transf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yle". The "two layers" of "Gao" a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茅原;;旋宫转调八字口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1年04期

2 于韵菲;;评《葛铭对“旋宫转调”概念之求解与索考》[J];中国音乐学;2011年03期

3 启祥;;略论“旋宫转调”在戏曲唱腔中的运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4 刘永福;;“借字”辨正[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陈欣;;“旋宫”问题的存在及其解决途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年03期

6 陈正生;;分孔型八孔笛[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7 刘永福;也"谈'旋宫又转调'与'转调又旋宫'"[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3期

8 刘永福;“旋宫转调”辨析[J];中国音乐学;2002年02期

9 李纯一;;曾庆乙墓编磬铭文和研[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10 王安潮;;编磬的乐律学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戴劲松;“琴瑟和鸣”乐器合奏重现,恍然大悟“琴瑟之好”[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平平;隋唐时期音乐科技史料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桑坤;王坦《琴旨》中的琴律思维初探[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3 刘娅娅;律学计算体系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李红;江永乐律学思想初探[D];东华大学;2012年

5 何晴利;《乐书要录》解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贾靖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科技史料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7 葛恩专;开皇乐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岳炯;律历关系的同构形态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53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153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b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