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音响版本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9 13:57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出生于俄国。作为俄罗斯浪漫主义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作曲创作、钢琴演奏、指挥艺术上均取得了十分卓越的成就。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钢琴前奏曲》中的大部分是拉赫玛尼诺夫在成熟期所作的、较能代表拉赫玛尼诺夫一贯风格的作品,也是技巧难度和艺术成就并重齐高的作品,是拉赫玛尼诺夫所著作品中的精品。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自问世以来,无数名家对之爱不释手,加之录音这一手段的出现和发展,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的演奏版本逐渐增多。 本文以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的《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为谱例,将著名演奏家V·Ashkenazy、Idil Biret、MartaDeyanova、A·Weissenberg、Nebolsin Eldar的演奏录音进行比较。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明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意义以及相关背景的介绍;第二部分从宏观方面即从总体音乐情绪和乐曲结构布局上对五位演奏家的演奏进行比较;第三部分从微观方面即从音色、速度、力度三大方面对五位演奏家的演奏进行比较;第四部分统观二、三部分,对五位演奏家的演奏特色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和总结;第五部分则在前几个部分的基础上对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思考。
[Abstract]:Rachmaninov was born in Russia in 1873. As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of Russian romanticism,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composition, piano playing and conducting art. Most of Rachmaninov's "24 Piano Preludes" were made by Rachmaninov during the mature period, which is more representative of Rachmaninov's consistent style, and is also a work of high skill difficulty and artistic achievement. Rachmaninov is a masterpiece in his works. Rachmaninov's prelude has been loved by countless famous people since it came out. With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recording, the playing versions of Rachmaninov's prelude gradually increased. Taking "24 Piano Preludes of Rachmaninov" published by Shanghai Music Publishing House in May 2001 as a spectral example,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ound recordings of famous musician V Ashkenazyov Idil Birett Marta Deyanovahe A Weissenberg Nebolsin Eldar.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clarifies the reason of the topic, the research summar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lated background. The second part compar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ve players from the macro aspect, I. E. from the overall music mood and the music structure layout, the third part compares the five players' performance from the micro aspect, namely from the timbre, the speed, the intensity three aspects. The fourth part, the second and third parts, further explain and summarize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 performers; the fifth part analyzes and pond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er and the second creation.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奕博;;来自俄罗斯的悲剧情怀——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风格特征探析[J];美与时代(下);2011年08期

2 肖复兴;;冬天和春天里的拉赫玛尼诺夫[J];音乐生活;2011年09期

3 朴阳;;忧伤与顽强的斗争——刍议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J];音乐生活;2011年07期

4 刘丽杉;;浅谈拉赫玛尼诺夫对死亡主题音乐的偏爱[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5 张军;;以合唱交响曲《钟声》为例谈拉赫玛尼诺夫辉煌时期的音乐创作[J];艺术教育;2011年07期

6 古汶鑫;;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J];大舞台;2011年06期

7 冯子祥;;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风格——以《“悲歌”三重奏》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冯华;;浅析拉赫玛尼诺夫歌曲伴奏织体——以浪漫曲《春潮》为例[J];大舞台;2011年08期

9 贾超;;浅析拉赫玛尼诺夫《降B大调钢琴前奏曲》[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马慧元;;哈梅林和钢琴作曲家[J];钢琴艺术;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康华;;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渌洋;评王羽佳最新拉赫玛尼诺夫专辑[N];音乐周报;2011年

2 特派记者 邢晓芳;12场精彩音乐会获观众和媒体称赞[N];文汇报;2009年

3 记者 刁艳;毕聪与中国爱乐协奏“拉钢二”[N];音乐周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施雪钧;阿什肯纳齐 音乐界已变成国际性世界[N];文汇报;2010年

5 许渌洋;披着英国“羊皮”的德国“狼”[N];音乐周报;2010年

6 曹工化;通宵守夜[N];美术报;2007年

7 景作人;沈音大连校区交响乐团初试啼声[N];音乐周报;2009年

8 特派记者 邢晓芳;上交亮相纽约卡内基音乐厅[N];文汇报;2009年

9 宋逖;所有聆听苍老的耳朵皆为天涯游子泪[N];音乐生活报;2010年

10 周皓;齐伯尔斯坦的“情感陷阱”[N];音乐周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明虹;20世纪俄罗斯宗教音乐创作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3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娜;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的创作技法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2 许颖艺;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前奏曲的研究及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曹众;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冬莉;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梅芳;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励成;试论拉赫玛尼诺夫歌剧《阿列科》中“阿列科”的艺术形象[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艾峰;拉赫玛尼诺夫《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孟晓;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谢蕴智;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分析与演绎[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袁;张帅三首钢琴前奏曲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191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191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6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