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中国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3 00:31

  本文关键词:中国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9年

中国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之研究

林苗  

【摘要】: 本论文以六公会联合编辑的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为研究对象,兼论中国宗教音乐家杨荫浏的音乐思想在《普天颂赞》中的体现。笔者认为在中国基督教音乐研究呈整体弱势的文化背景下,研究者们尚未对《普天颂赞》的具体作品做较为深入的源流考证和必要的本体分析,理论工作者们对杨荫浏的宗教音乐事工的探究也是浅尝辄止,而这些都将成为本论文意欲察考和论证的重点。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历史轨迹:中国基督教音乐发展历程回顾”简要回溯了基督教音乐在华的历史流变,指出在19世纪中国人一方面感受到西方列强压迫的屈辱,另一方面则聆听来自天国的福音,如此“不和谐”的声响在那样一个战火弥漫、硝烟四起的年代里有着让人难以捉摸的交集,竟也是在这样一个大文化背景下,基督教各个教派入主中国,基督教中的“新教”及其音乐自此深深扎根于中国,一本本中文赞美诗集就此接连诞生。 第二章“探赜索隐:中国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其书”分“《普天颂赞》成书背景”和“《普天颂赞》作品解读”两节,前者就《普天颂赞》主要会议全记录、联合圣歌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录、圣歌译述原则以及《普天颂赞》在强调对“神”的崇敬颂赞和对“人”的现实关怀两方面于实际应用层面的作品分类等问题做了史料性的梳理;后者则结合具体作品的生成背景按照圣诗最终定稿所属世纪做逐一的介绍。 第三章“史料钩沉:中国宗教音乐家杨荫浏其人”明确了杨荫浏在“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学家”之外的又一个身份——“宗教音乐家”,本章除整理杨荫浏在《普天颂赞》中翻译、作词和制调的所有作品外,重点就《普天颂赞》的文本脚注——《圣歌与圣乐》中杨荫浏的16篇文论做了较为深入的解读,以此察考杨荫浏的基督教音乐实践观。 第四章“对比分析:《普天颂赞》与三部赞美诗集之比较研究”侧重《普天颂赞》和《协和颂主圣诗》、《赞美诗(新编)》、《普天颂赞》(香港版)这三部赞美诗集的比较研读,借此窥测近现代中文赞美诗集的文本流变与发展动向。 结语“荣神益人:《普天颂赞》的文化表征与历史价值”认为将《普天颂赞》视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实际上表明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契合,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一、宏观视野下的微观研究:《普天颂赞》不仅是一部单纯的基督教赞美诗集,它既是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一个时代产物,也是中国基督教音乐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二、音声、仪式和信仰体系之间的关联互动:诚然,《普天颂赞》首先是为信仰服务的,,兼有音乐教育的功能,而其在信徒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同样不能被忽视,它承载着引领信徒在属灵生活和世俗生活中的多种功能,如悔过罪愆、祈望和平与完全奉献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0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引言10-29
  • 一、选题缘起10
  • 二、研究现状10-25
  • 三、研究对象25-26
  • 四、研究方法26
  • 五、研究意义26-29
  • 第一章 历史轨迹:中国基督教音乐发展历程回顾29-35
  • 第一节 景教(音乐)首度传入中国(始于唐代)29-31
  • 第二节 也里可温教(音乐)二度传入中国(始于元代)31-32
  • 第三节 耶稣教(音乐)再度传入中国(始于明代)32-33
  • 第四节 基督教"新教"(音乐)在中国的扎根(19世纪)33-35
  • 一、中文赞美诗集的翻译和编辑33-34
  • 二、方言赞美诗集的编辑与整理34
  • 三、原创赞美诗歌的出现及发扬34-35
  • 第二章 探赜索隐:中国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其书35-138
  • 第一节 《普天颂赞》成书背景35-42
  • 一、《普天颂赞》主要会议全记录35-36
  • 二、六公会联合圣歌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录36-39
  • 三、六公会联合圣歌编辑委员会所遵循的七条圣歌译述原则39
  • 四、《普天颂赞》作品分类39-42
  • 第二节 《普天颂赞》作品解读42-138
  • 一、2—13世纪圣诗44-45
  • 二、16世纪圣诗45-46
  • 三、17世纪圣诗46-49
  • 四、18世纪圣诗49-56
  • 五、19世纪圣诗56-110
  • 六、20世纪圣诗110-122
  • 七、其它圣诗122-124
  • 八、调性分布124-126
  • 九、曲体结构126-138
  • 第三章 史料钩沉:中国宗教音乐家杨荫浏其人138-159
  • 第一节 《普天颂赞》的文字脚注——《圣歌与圣乐》140-146
  • 一、忠实地记录中国信徒关于选择圣歌时文字与音乐的倾向性142
  • 二、选择性分析《普天颂赞》若干圣歌的创作背景与音调来源142-143
  • 三、专业化比较中西语言承载的音乐差异并寻求二者间的共性143-146
  • 第二节 《普天颂赞》"圣歌"部分杨荫浏翻译、作词、制调作品综览146-159
  • 一、合作翻译、修订作品146-147
  • 二、独立翻译、修订作品147-149
  • 三、作词作品149-153
  • 四、制调作品153-159
  • 第四章 对比分析:《普天颂赞》与三部赞美诗集之比较研究159-229
  • 第一节 《普天颂赞》与同时代赞美诗集之比较研究——《普天颂赞》与《协和颂主圣诗》(线谱本,1922年)159-174
  • 一、《协和颂主圣诗》简介159-160
  • 二、《普天颂赞》"圣歌"与《协和颂主圣诗》共有作品之对比分析160-174
  • 第二节 《普天颂赞》文本流变之一——《普天颂赞》在《赞美诗(新编)》中的延续174-187
  • 一、《赞美诗(新编)》简介174-176
  • 二、《普天颂赞》"圣歌"与《赞美诗(新编)》"赞美诗"共有作品之对比分析176-187
  • 第三节 《普天颂赞》文本流变之二——《普天颂赞》在以香港为中心的海外传播187-229
  • 一、《普天颂赞》(香港版)简介187-188
  • 二、《普天颂赞》与《普天颂赞》(香港版)共有作品之对比分析188-229
  • 结语 荣神益人:《普天颂赞》的文化表征与历史价值229-234
  • 附录1:《普天颂赞》作品总目录234-263
  • 附录2:《赞美诗(新编)》作品总目录263-277
  • 附录3:索引277-278
  • 参考文献278-289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289-290
  • 致谢290-29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民康;;《圣经·旧约》中的犹太教圣殿祭祀音乐解析——兼涉与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的几点比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周静;欧洲早期复调音乐宗教和世俗的融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3 明言;百年奏鸣——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汪洋;谈西方中世纪教会与音乐的关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韩乐;基督教中的圣母崇拜与西方音乐文化[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阎敏;论西方宗教音乐中的情感表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司杨;中世纪美学理论与其音乐成就[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褚炜;基督教文化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影响[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田青;杨荫浏与中国宗教音乐[J];音乐研究;2000年01期

    10 杨民康;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赞美诗的文字记谱法研究[J];音乐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红梅;早期格里高利圣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晶;兰州市基督教青年教会唱诗活动初步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吕杨;西方宗教声乐体裁及演唱风格的演进[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青;贝多芬文化价值观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士杰;20世纪中国音乐道路论争的断想[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刘旭红;浅析我国佛塔的建筑艺术成就[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3 秦国林;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平议[J];北方论丛;2002年03期

    4 马燕华;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第三声听辨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梁伟明;学术期刊的封面装帧格调论[J];编辑学报;2000年02期

    6 汤云航;女娲神话考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7 戴峰;清初经世文风的鼓荡与转折——以唐甄《潜书》为中心[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8 潘晓武,邢宏;从关联理论谈“龙”的翻译[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刘宛;城市设计概念发展评述[J];城市规划;2000年12期

    10 陈金龙,傅玉能;中国宗教界与抗日战争[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晖;;思南、德江土家族傩堂音乐初析[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金世余;;我国近代教会学校音乐教育之影响管窥[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李升辉;;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的“民主作风”与女工夜校[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向平;寻红霞;;近代上海变迁中的佛教组织——世界佛教居士林研究[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许道敏;民权刑法论[D];北京大学;2001年

    3 李晓冬;感性智慧的思辨历程[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4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6 杨正瓴;时间序列中的混沌判定、预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3年

    7 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黄剑波;“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10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丽;归元禅寺分院景德寺“水陆法会”仪式及其音乐分析[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2 周晶;兰州市基督教青年教会唱诗活动初步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小五;几种被子植物幼苗的结构、分化与演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马乐梅;中文和合本圣经翻译原则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积慧;中国旅游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趋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6 徐峰;南京国民政府宗教政策研究(1927—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红岩;本特松十五首二部创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苗鸣宇;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法制之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吕晶华;“台湾意识”剖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10 王勇茂;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若干问题[D];西北大学;200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迅;爱之上帝与生命之道[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董江阳;现代基督教福音派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黄剑波;“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孙崇文;抗战以前中国基督教大学及其学生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晓军;甘南多元宗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邱文平;犹太人早期上帝观念的历史演变[D];复旦大学;2006年

    7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燕迪;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2 褚炜;基督教文化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影响[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王立新;“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J];历史研究;2002年03期

    4 孔培培,闻道;也谈“崇古”、“防范心态”与“唯物史观”——与冯文慈先生商榷对一代宗师杨荫浏的评价[J];音乐研究;2001年02期

    5 李岩;中国风琴制造之驶[J];音乐研究;2001年03期

    6 杨民康;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赞美诗的文字记谱法研究[J];音乐研究;2005年03期

    7 高丙中;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J];思想战线;2005年01期

    8 何明;让艺术和审美研究从实践出发——艺术人类学之学术意义的一种阐释[J];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9 甘霖;基督教对西方音乐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J];音乐探索;2004年02期

    10 蔡仲德;反映论还是主体论?——从音乐本质的论争说到中国音乐的出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庆文;;略论《普天颂赞》的“中国元素”[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6期

    2 林苗;;重识杨荫浏的基督教音乐实践观——对《圣歌与圣乐》中杨荫浏16篇文论的择评[J];艺术探索;2008年06期

    3 赵庆文;;圣诗的传唱:《普天颂赞》出版述论[J];宗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4 林苗;;《普天颂赞》的生成背景和文本阐释[J];中国音乐学;2010年0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苗;中国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岳;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赞美诗翻译[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山东大学

    相关作者

    >林苗 >宋岳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中国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4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24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a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