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中国古代唱论中情感超离与意象审美——兼谈其文化心理与哲理意蕴

发布时间:2018-10-20 20:18
【摘要】:中国传统声乐中的情感与意象是关系声乐创作和演唱的重要美学范畴,"声音"、"情感"、"意境"的关系体现出鲜明的民族审美旨趣,在其中显现了中国传统声乐对声情和意象审美意识的追求。这种追求又是中国古代独有的美学观念,有着深刻的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心理内涵和哲理意义。
[Abstract]:The emotion and imag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vocal music are the important aesthetic category related to vocal music creation and sing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und", "emotion"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embodies the distinct national aesthetic purport. It shows the pursui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ocal music to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sound and image. This pursuit is also a unique aesthetic concept in ancient China, which has profound cultural psych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
【作者单位】: 广东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国强;董说“问天”与屈原“天问”[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武卓斐;;此是有情痴:《世说新语》之“哭”[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于亮;;中国传统园林的华夏文化审美底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4 王乐琼;杨维平;晏群;;论我国传统灯具设计中的文化意蕴[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王耀臣;;人生坎坷理想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6 李海申;;当代大学生艺术修养之窥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7 曹军英;;论方文山歌词中的文化意蕴[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岑琳;;中国先秦“大美”观与“崇高”之比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崔显艳;;美学:一门年轻的学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10 仝妍;;试析中国传统舞蹈的审美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华金余;从赵树理到赵本山[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丛坤赤;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毛文琦;中国古代词学范畴举隅[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延超;民族体育的生态与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10 潘妍娜;“回归传统”的理念与实践[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云萍;汉字“象”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胡朋君;民俗视野中的迟子建小说创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虹;软装饰之于室内空间设计的语义效应[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陈志学;壮语语词视野中的农耕文化观念[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李惠;唐诗柳意象审美文化价值新探[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郝鸣;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艺术符号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萍;汉字造型对现代版面编排设计的启示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进;取来歌里唱 胜向笛中吹——浅析我国最早的声乐论著《唱论》[J];艺术探索;2004年S2期

2 余晓芸,李新庭;试析《唱论》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王平;《唱论》与民族唱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袁炳昌;谈“女不歌雄曲”[J];人民音乐;1964年03期

5 张孝进;;《唱论》新考[J];文学前沿;2006年00期

6 冯效刚;字正腔圆──中国传统唱论美学思想[J];音乐探索;2001年02期

7 白宁;;试论《唱论》关于声乐技法的阐释及其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贾素梅;;再探古人《唱论》之精髓启迪今人歌唱之心路[J];黄河之声;2008年17期

9 刘霄;;浅论魏良辅《曲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2期

10 黄玉华;;《唱论》产生于元代的必然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小青;《唱论》辨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蔡静;“情”“声”“字”“气”——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视野下的唱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t盼,

本文编号:2284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284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3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