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音乐创作思维研究
[Abstract]:Matouqin is a unique Mongolian bowstring instrument, and has a long history. In traditional society, different tribes have different appellations and ways of playing horseshoe instrument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art of Matou Qin developed rapidly and succeeded. This development model can be called "special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Among them the horse head piano music creation aspect has obtained the most remarkable achievement.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ical stage of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e Inner Mongolia reg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 th century. By studying the works of Matou piano in Inner Mongolia, the author sums up the creative thinking of Matou piano music. The writer divides the music creation thinking of Matouqin into three types: melody writing thinking, musical structure thinking and mode tonal thinking. The last chapt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Matou piano music creation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reation of Matou piano music. The melody writing thinking in Matou piano music cre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olk song melodic writing thinking (including: Long tune folk song style melody writing thinking, Short tune folk song style melody writing thinking), "horse step" type melody writing thought,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type melody writing thought and so on. The musical structure thinking in the music creation of Matou Qi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musical structural thinking dominated by the tonality (including the musical structural thinking dominated by the tonality and the musical structure thought dominated by the mode). Speed and tempo as the dominant structure of the musical thinking. The tonal thinking in the music creation of Matou piano can be studied from two angles. The firs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ord recognition scheme and the commonly used tonality in the musical creation of the Matou piano, and the second, the tonal arrangement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usical passages of the Matou piano. The thought of recognizing string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music creation of Matou pian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tou piano music creation are influenced by some factors. It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ree aspects: the objective factor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music culture and the personal influence of the creators.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3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文洁;;浅析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的音乐风格[J];才智;2010年08期
2 金开目;马克实;;基本乐理教学中关于调式调性问题的探讨——从记谱法看旋律的调式、调性[J];大舞台;2010年09期
3 陈中华;音体系分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康红许;;浅谈“动机”在音乐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5 倪妮;在瞬间中体会永恒——试论演奏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套曲《瞬间》(Op.22)的风格把握[J];钢琴艺术;2003年05期
6 ;有问必答[J];音乐天地;2003年10期
7 廖胜京;;旋律的多维性[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张骅;;巴赫三首前奏曲与赋格分析[J];艺术教育;2009年02期
9 席宁;;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风格初探[J];科技资讯;2010年12期
10 陈依红;;肖邦《第一叙事曲》的演奏技巧[J];音乐探索;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海霞;;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分析[A];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诞辰100周年——全国妇产科高级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徐平力;;和声教学中的近现代和声理论[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张娟;;柯达伊匈牙利民歌主题变奏曲《孔雀飞》分析研究[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石峰;董馨;;寻找音乐信息与人体的接口(一)[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5 张继农;;勋柏格与十二音音乐[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王晡;;和声教学的阶段性、指向性和科学理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金铁宏;;论和声写作的程序[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刘冬云;;高校音乐专业键盘和声技术训练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韩燕玲;;视唱基础训练研究[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见洌;强调性价比、超轻薄、超宽屏[N];计算机世界;2004年
2 张波;乌审旗投资5亿元打造马头琴文博苑[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3 严志明邋李晋宇;失调性排尿障碍有法治[N];大众卫生报;2007年
4 刘劲 一刀;视频会议之行业应用(四)[N];网络世界;2004年
5 ;调性养气 给衰老做“减法”[N];医药导报;2009年
6 赵雨润;中国消基会市场抽检结果表明——能效比制冷量越高空调性能越好[N];中国质量报;2001年
7 钟超军;打造你的"声品牌"[N];中国工业报;2006年
8 钟超军;LOGO是这样诞生的[N];中国工业报;2005年
9 陈其钢;对当代西方音乐现状的思考[N];音乐周报;2004年
10 钟超军;LOGO与品牌策略[N];民营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通拉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韦辉;布鲁克纳交响曲主题复调形态与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李涛;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解读[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志鸿;本杰明·布里顿复调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许剑冰;大型互联电网在线预决策系统中的若干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雷兴明;承先锋之锐 拓回归之新[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巴金;马头琴音乐创作思维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李源;论齐·宝力高对马头琴的创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梁静;蒙古族马头琴及其造型元素在现在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4 罗依;米约作品中的多调性思维及技法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5 唐高优罕;科尔沁地区马头琴演奏在学校教学中的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张阳;关于辛沪光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的研究与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汪高原;论调式与调性的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金玲;试析“宫角轴”理论在我国音乐创作中的运用[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诚;德彪西钢琴曲集《意象集》中的调性思维特点[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10 赵曦君;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创作特征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58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358656.html